合肥軌道交通8號線是安徽省首條智能駕駛地鐵,未來這條滿滿科技含量的地鐵,還將成為更多“黑科技”的應用場。4月26日,記者從合肥市發展改革委獲悉,自4月14日,中國通號集團與合肥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這一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大型央企在合肥加快布局。合肥市軌道集團與通號低空經濟(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正聯合開展低空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場景應用試點合作。
在軌道交通8號線北城車輛段上空,記者看到若干架無人機在低空中飛行,它們正在執行數據采集、實時巡檢、智能識別等任務。
通號低空經濟(合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辛童介紹,通過深入了解合肥軌道交通的場景需求后,雙方研發團隊確定在軌道交通8號線北城車輛段、北城高鐵站,軌道4號線沿線分別開展場景應用試點。
辛童告訴記者,此次合作試點主要聚焦三個應用場景,分別為基于數字影像的高精度地圖建模技術,可實現快速地圖建模;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現場安全巡視技術,可實現智能識別施工現場人員作業危險因素;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鐵保護區遠程智能巡視,可實現主動識別地鐵保護區非法施工作業等安全隱患。
“這次場景應用開發也聯動了合肥本土企業,如德知航創、耀安科技等企業也提供了技術支持。”合肥市軌道集團地保辦主任高福華表示,目前,這三個場景試點已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后續還將根據實際效果不斷優化算法和技術,充分將低空場景與城市軌道建設深度結合。
從去年億航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在駱崗公園開辟觀光業務,到今年4月15日合肥正式運行血液空中生命通道、采用迅蟻科技的無人飛行器運輸醫療急救物資,再到通號集團與合肥軌道共同開拓低空經濟場景,合肥低空經濟發展提速發展,賦能百業千行。
合肥市低空經濟專班工作人員張辰透露,下一步,他們將加快出臺合肥市低空經濟專項支持政策,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布局、拓展低空應用場景、優化低空飛行服務、打造低空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