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動未來,向綠而行。近日,安徽六安市公共交通系統再迎上新,第四批共20臺氫燃料電池客車投放運行,為擴展低碳出行的版圖,鋪設了堅實而鮮明的綠色基底。
此批次氫燃料電池客車均源自安凱客車,專為提升城市公交系統的環保性能而設計,計劃將全部投入六安301公交線路運營,助力城市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推動當地公交服務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升級。
氫能以零排放、無污染的特質,成為全球能源綠色轉型的核心焦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氫能和新型儲能被共同列為驅動能源革新的“開路先鋒”,標志著我國在探索清潔能源的道路上,邁出了戰略性的一步。
在此背景下,六安市緊跟國家能源戰略導向,堅定不移地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引氫融城,打造“零碳都市,綠氫之都”。早在2019年,六安便正式上線運行首批氫燃料電池客車,填補了安徽省內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空白,為全省推進氫能交通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2021年8月,六安市正式進入國家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廣東城市群,成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區唯一入圍城市。通過近幾年持續的政策支持,時至今日,六安街頭的氫燃料電池客車總量已增至50輛,廣泛服務于18、21及301線路,大幅提升了城市公交系統的環保效能,成為區域氫能應用的標桿典范。
對于六安市民而言,氫能公交已不再是稀罕物件,早就習以為常;以氫能為核心的綠色交通生態系統,更加指日可待。本次購置的8.5米安凱E9氫燃料電池客車,具有能耗低、動力強、行駛平穩、續航里程長、環境適應性強、大載客、智能網聯等優勢,無疑將為六安公共交通系統注入綠色活力,加速“氫”潔、低碳路網生活圈的構筑。
隨著“雙碳”目標時間節點臨近,加快氫能產業化布局已成為全球共識。作為安徽省主要的汽車整車企業之一,安凱客車向“新”而行,以氫燃料電池客車為發力點,助力“首位產業”加速跑。
十年磨一劍,利刃開新篇。安凱客車經過十多年的技術攻關與產品布局,在整車系統集成、電驅動系統、整車控制、智能網聯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的研發創新成果,已完成8米—12米氫燃料電池產品的系列開發,并在六安、合肥等地市實現批量化運營,單車運營里程已超過25萬公里,在動力性、經濟性、舒適性上均表現出色,是綠色“零”碳出行的絕佳載體。
其中,E9氫燃料電池客車是安凱客車基于平臺化、輕量化、集成化、智能化、低氫耗理念打造而成的新一代氫燃料城市客車。該車搭載安凱客車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多模式能量管理策略,加氫時間10分鐘,滿載開空調續駛里程300公里,可有效滿足城市公交高強度運輸需求。
整車配置了多項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在環境感知、預警、駕駛行為感知及防錯控制等方面表現出色,充分滿足各種應用場景使用需求,是塑造創新、綠色、和諧交通理念的絕佳載體。
此次交付給六安公交的E9氫燃料電池客車在設計上更加人性化。車輛后門特別采用塞拉門裝置,并配備便于輪椅通行的翻板,極大提升了乘客上下車的便捷性,又展現出對特殊群體的貼心關懷。駕控區設置一鍵操縱按鈕,以應對緊急情況,以及防止溜坡的自動手剎功能、三個逃生窗等裝置,為保障行車安全增加多道安全鎖。
隨著安凱E9氫燃料電池客車的陸續投放,六安市正穩步邁向綠色智慧都市的建設目標,市民出行幸福感亦顯著提高。展望未來,安凱客車將厚植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推動氫燃料電池客車邁向更高效、更環保的新篇章。
氫燃料電池客車,燃料電池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