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附一院2號樓到了……”6月12日,“小巷公交—便民健康專線”3238路正式開行,這條線路運行重醫附一院5號樓至馬家堡,沿途停靠5個站點,6—15分鐘一班。這也是重慶首條開進醫院內部的小巷公交,將有效解決市民看病就醫停車難題,就醫體驗便捷度再升級。
1 沿途停靠5個站點 其中2個站在醫院內部
“重醫附一院2號樓到了,下一站是醫學院路,請下車的乘客提前做好準備……”6月12日上午10時,剛剛看完病的胡女士登上3238路公交車,準備在馬家堡下車再轉車回家。“太方便了,看完病不用走出醫院,就能坐公交車出去。”胡女士忍不住感嘆。
據重慶公交集團西部公交二分公司經理黃吉介紹,今天開行的“小巷公交—便民健康專線”首條線路為3238路,線路配置車輛2輛,運行重醫附一院5號樓至馬家堡,沿途停靠站點:順向為重醫附一院5號樓、重醫附一院2號樓、醫學院路、時代大道、馬家堡;逆向為馬家堡、時代大道、醫學院路、重醫附一院2號樓、重醫附一院5號樓,總里程2公里。開收班時間為:7:00—19:00,準點運行15分鐘,班次間隔6-15分鐘,日均運行92班次。
這條線路執行2元一票制,納入中心城區公共交通1小時免費優惠換乘范圍,65歲以上老年人等優待群體享受常規公交免費優惠乘車政策。
重醫附一院位于渝中區大坪腹地,院內停車位僅有600余個,但每日進出醫院人員約有3.6萬人。為切實解決重醫附一院停車難、周邊因停致堵、通勤出行不便等難題,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創新開行“小巷公交—便民健康專線”,這條線路串聯起重醫附一院周邊社區、學校、企業、商圈等,實現與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干線公交873路、471路、818路、403路等公共交通無縫接駁,有效打通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解決市民看病就醫停車難題,讓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就醫體驗。
2 已累計開通58條小巷公交線路
為確保線路順利開行,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建立協同聯動機制,與市公安局、渝中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街道形成合力,積極謀劃,打通就醫“最后一公里”。
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郝祎介紹,2020年6月,重慶在全國首創“小巷公交”,在渝中區開行首條線路,如今已成為全國公交出行最鮮明的元素,獲評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成為有著深深重慶烙印的“流動名片”。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開通58條小巷公交線路,年均運送乘客超1800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市民優先選擇公共交通綠色出行。
“這條線路的開通,將切實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效率,讓市民出行更省心、更舒心、更暖心。”郝祎說,小巷公交從來不只是一條公交線,而是一條民生線,串起了社區與商圈,串起了學校與醫院,串起了軌道與公交,也串起了煙火與繁華,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了公交溫度、交通溫暖。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