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x“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在”數據要素x交通運輸“中,《行動計劃》指出,要促進道路基礎設施數據、交通流量數據、駕駛行為數據等多源數據融合應用,提高智能汽車創新服務、主動安全防控等水平。
智能網聯領域的多源數據融合應用探索,在煙臺已有成功實踐。2023年,漢鑫科技牽頭承擔的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基于車路協同技術的智能交通服務平臺建設與產業化應用”順利驗收。漢鑫科技借助項目實施,形成多項創新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打造煙臺首條濱海自動駕駛示范道路。
近日,漢鑫科技完成了濱海路上公交車的智能網聯升級,公交車尾屏配備讀秒式“紅綠燈”,實現了交通數據的融合流動,成為山東省智能網聯公交車成功應用典范。
從技術角度上看,漢鑫科技通過對紅綠燈路口、公交車進行網聯化改造,將公交車上安裝了車載智能終端OBU,紅綠燈路口安裝了路側智能設備RSU,路側設備與路口的信控機進行通訊,獲得信號的燈色、配時、相位信息,并廣播至路側車輛上的OBU上,完成了數據信息的通訊和交互。這樣,公交車就可以獲得路口紅綠燈信息,并呈現在車輛尾屏上面。
不僅如此,智能網聯交通示范路還通過漢鑫科技提供的車路協同輔助駕駛服務,為駕駛員提供信號燈提醒、360度環視全景、闖紅燈預警、車速引導等V2X信息服務,提高公交車行駛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從應用價值角度上看,通過車載智能終端OBU和路側智能設備RSU的配合使用,公交車能夠實時獲取路口紅綠燈信息,并將其顯示在車輛尾屏上,此舉有效解決了跟車行駛時因視線遮擋而誤闖紅燈的問題,極大地提升了道路行駛的安全性。
與此同時,智能網聯公交車的尾屏“紅綠燈”不僅為駕駛員提供了便利,也為乘客帶來了全新的出行體驗。乘客可以通過用戶APP實時查看公交車的運行位置、車速、到站情況及車內剩余座位信息,實現精準出行。乘車后,乘客還能通過綜合信息服務屏幕實時了解駕駛信息,增強了乘坐的舒適感和信任度。
此次智能網聯公交車的升級,是“數據要素x交通運輸”的典型實踐,更是對傳統公交服務的革新,漢鑫科技助力煙臺公交集團完成了該類數據資產的入表、評估、融資授信,包含數據盤點、合規確權、資產登記、質量評價、資源入表、資產評估、資產授信等工作。實現了對交通安全、便利化出行服務和交通效率提升的積極探索。
煙臺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煙臺已經改造了5輛公交車,結合公交運行數據和信號燈數據,通過車體尾部屏顯,及時提醒公交車后的車輛和行人,便利了市民出行,將來還將提供更多更直觀溫馨便民的服務。”
近年來,政府高度重視數據資產化工作,出臺多項政策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流通交易、創新應用與價值釋放,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對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乘數效應”。未來,漢鑫科技將持續深耕智能網聯領域的研發和應用,進一步打通車企、第三方平臺、運輸企業等主體間的數據壁壘。以數據為核心,助力城市交通基礎設施邁向數字化、網聯化和智能化,助力我國智慧交通建設開啟”加速度”。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