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班前,終于能安安生生吃頓早飯了!”“路上時間縮短了,早晨能多睡一會兒了。”近期乘坐35路“響應式公交”市民,對這種節省運行時間的公交運行模式紛紛贊不絕口。據了解,此前在一輛公交車上試運行后,6月初,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公司在35路公交全線推廣“響應式”停靠,沿途根據乘客的實際需要靈活停站,不再像以往那樣逢站必停,節省了運行時間,提高了運行效率,受到不少市民的歡迎。
乘客乘坐“響應式公交”
“響應式”停靠受乘客歡迎
6月19日上午,家住鐵路青島北站東廣場車站附近的市民楊先生,特意致電公交李滄巴士第七分公司,為35路全線推廣“響應式公交”點贊。楊先生介紹,自己在城陽區弘陽家具附近上班,每天早上上班的通勤時間在50分鐘左右。今年5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先生乘坐了當時正在試運行“響應式停靠”的35路T1452號車,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這種公交運行模式的便捷。“沒有人上下車的站點就不停了,一路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順暢,能提前十來分鐘到單位!”楊先生說,從那以后,他每天上班,總盼著能趕上乘坐“響應式公交”。
35路全線推廣“響應式停靠”
6月初,楊先生得知,35路的9部公交車已全部“改裝”完畢,車廂內外都貼上了“響應式公交”的相關提示,要在全線推廣“響應式”停靠,他覺得心里更踏實了。
“我原先每天早晨6點40分左右出門,坐35路公交去城陽上班,時間很匆忙,多年來一家人的早飯都是各自在路上解決。”楊先生說,35路全線推廣“響應式”停靠后,他通勤時間縮短了,出行也更便捷了,終于可以安心跟上初中的孩子一起在家吃早飯了。
車廂內按鈴位置
增加下車按鈴方便乘客下車
事實上,對“響應式公交”點贊不止楊先生一人。近期李滄巴士第七分公司還接到了乘客電話,大多表示這種公交運行模式效率高,節省時間,早晨能多睡會兒了,紛紛點贊。
李滄巴士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為不斷滿足乘客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求,暢通乘客意見建議反饋渠道,該公司一個月前開展了“乘客接待日”活動,每月固定時間開放乘客接待室,聽取建議、收集意見。“響應式公交”試運行期間,就有乘客提出公交車內的按鈴數量較少。為此,在全線推廣前,35路全線車內都加裝了下車按鈴。“原來按鈴集中在前門和后門處,共有3個,根據乘客建議,又在車廂中部和后部加裝了2個按鈴。”35路線駕駛員張海慧說。
與此同時,為避免乘客坐過站,35路全線駕駛員多次集體交流提示用語、運行中的注意事項等細節。“運行一段時間后,駕駛員都有自己的‘獨門’技巧,我們經常組織大家線上交流,相互學習借鑒。”35路線班組長劉開民透露。
下車前按鈴示意駕駛員
今后有望在更多線路上推廣
據悉,35路“響應式公交”試運行的結果顯示,平均每個班次節省5-10分鐘,全天36個班次,總計節省運行時間長達五六個小時,日均服務乘客約2160人次。
對乘客來說,這一新的公交運營模式帶來了更方便、更舒心的出行體驗。對公交運營企業來說,不僅提高了公交車的運行效率,還節省了運營成本。更要的是,提升了公交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對貫徹落實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構建綠色低碳出行體系都有重要意義。
6月18日,青島城運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邢昌友做客“民生在線”欄目時表示,今年計劃再優化公交線路30條,推行“公交+多場景”的出行模式,加強末端覆蓋,探索招呼停車、區域響應式網約公交等模式,擴大微循環線路布局,更好滿足市民個性化出行需求。
邢昌友介紹,將重點推進四項工作:一是加快優化老城區公交線網,逐步調整公交資源向北部城區(主要是城陽區)投放,織密北部城區公交線網與地鐵線網的銜接。二是推進微循環和“響應式公交”線路發展,更加適應老城區的狹窄路況和新建小區的客流需求,實現小區與公交地鐵站點的便捷接駁,滿足市民“最后500米出行”需要。三是合理匹配線路車型,通過運量與運力的均衡,實現車廂滿載率更加趨于合理。四是科學統籌公交運力資源,按照“穩高峰、降平峰”原則,推行通勤時段運行的高峰線路,最大限度減少低效里程,精準提升車輛使用效率和運營管理水平。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