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理工大學(市北校區)建筑構造課程推出了青島市車站級改造項目的課題,在指導老師郭亞成的帶領下,建本203班第二小組(組長:馬鳴宇 成員:王子溪 謝晗文 王鵬程191 王鵬程192 張凱旗 趙思淳 仲佳 孫語彤 王世衡 孫浩東)的同學們歷時兩個月完成了青島市公交車站改造–“乘客驛站”避雨傘座椅項目的設計研究,并獲得不錯的社會反響。此次改造旨在為廣大青島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候車環境,進一步提升青島市交通服務質量。
本組的車站改造設計以撫順路鞍山二路公交車站為改造對象,以青島市的氣候為背景,考慮到青島峰值降水300多毫米,降水量大,公交站的遮雨棚常常難以滿足遮雨需求,青島處于北半球,屬溫帶季風氣候,白天日曬充足,市民對于防曬也有要求。其次,車站主要服務于居民區的居民們,居民有時需要拿著很多東西乘坐公交車,在等待時沒有地方放物品,用手拿著會很累,所以最初是想設計一個置物架,最后小組成員們發現,有時候公交車站等候的人很多座位不夠用。所以想將抽拉折疊座椅與置物架相結合。為了更好的了解居民需求,小組成員們進行了調查問卷的制作,并向車站的候車乘客發放,然后匯總數據和分析,最終總結了乘客需求。與小組成員的預想幾乎一致,于是同學們開始了“避雨傘座椅”的設計。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結合郭亞成老師提出的改造意見,同學們完成了項目的設計工作,他們計劃將木板切割組裝,打造一個座椅和桌子的結合設計,然后將裝有360°環繞雨簾的傘從桌椅組合設計的中間穿過并在地面增加配重固定,使傘和雨簾可以將桌椅完全籠罩,從而達到避雨效果,形成一個完成的避雨傘座椅設計,椅子采用抽拉設計可以節約空間,桌子下面設置儲物空間和掛鉤用于乘客存放行李和物品。
在這次的公交車站改造設計過程中,建本203班二組的成員們以及郭亞成老師全面分析了當前青島市公交車站的使用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套創新的設計方案,以提升公交車站的功能性和用戶體驗。首先,通過對現有車站設施的調研,發現許多車站在雨天無法有效遮蔽雨水,導致乘客在等待過程中容易淋濕。同時,車站的座椅設計缺乏人性化考慮,不能滿足不同乘客的需求。針對這些問題,他們提出了“避雨傘座椅”的設計理念,并用兩個月的時間進行探索和設計,在郭亞成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完成設計并初步投入使用。通過對新設計的實地測試和反饋收集,不斷完善設計,發現乘客對改造后的公交車站給予了肯定,認為避雨傘座椅在提升舒適度和便利性的同時,也美化了城市街景,增強了公共設施的現代感和實用性。
總之,此次青島公交車站改造項目不僅是同學們的一次鍛煉,還為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們相信,這一創新設計將為青島政府對于如何為公交乘客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提供了經驗,也為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設施改造提供有益借鑒。
公交車站 公交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