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試點名單出爐后,多地“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加速啟動招標、審批,這一站上風口的新賽道正快速進入全面啟動階段。
7月22日,廣州北部灣區(花都)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項目獲花都區發展和改革局批準。財聯社記者從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獲悉,該項目所在地為廣州市花都區全域,總投資11.95億元,建設單位為廣州花都汽車城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起止年限為2024年9月1日至2026年12月1日、
項目規模及內容顯示,花都區全域將建設約110條道路400個節點(RSU、MEC、雷達等)路測設備;建設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場景,投運200臺自動駕駛車輛,改造(含公交、客貨等)約2000輛OBU后裝應用;建設城市級車路協同云控平臺、一體化工具庫;400個有線節點+5G網,超融合計算、存儲等200套,仿真測試系統1套;建設數據交易平臺和資產評估模型1套。
三天前的7月19日,《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2024年08(至)09月政府采購意向》在青島市政府采購網公布,其中包括“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第三方機構服務項目”,預算金額300萬元,預計采購時間為2024年9月。
采購需求概況顯示,第三方機構服務項目包括:推動青島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聯席工作小組要求完成青島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日常監管工作,完成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相關課題研究,協助申報“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完成青島市智能網聯產業頂層設計規劃。提供青島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監管平臺服務,保障監管平臺的正常運行,提供對車輛運行的實時監測,配合相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原因分析等工作。
7月3日,工信部、公安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公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包括北京、上海、重慶、鄂爾多斯、沈陽,及杭州-桐鄉-德清、海口-三亞-瓊海等20個城市及聯合體入選,覆蓋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值得關注的是,該名單中包括山東濟南,但不含青島。
廣州花都區項目獲批同日,深城交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建設的深圳坪山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現已基本完成驗收交付,后續繼續參與測試場運營等業務,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推進坪山全域路口智能網聯改造等工作。此外,深圳市坪山區、福建省漳州市、吉林省長春市等亦于近期相繼公布了各自“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的最新進展。
“車路云一體化”試點項目的順利開展,與各地持續多年的前期籌備、前置建設密切相關。以上海市嘉定區為例,已有636條、1,117公里道路成為自動駕駛開放道路,其中包括41公里的大流量高動態、高復雜的高快速路。“到目前為止,上海國際汽車城區域內已經完成230.6公里道路智慧化改造,涵蓋了287個路口,可實現對路口全時空全要素數字化管理。”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曉紅表示。
產業鏈層面,中富通7月22日公告,公司與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于7月22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愿意共同探索基于車、路、網、云圖等高效協同的自動駕駛技術在智慧園區旅游景區等多場景應用,探索產業數字化大背景下的“物聯網+數字化+智能化”的合作場景及項目落地。
截至發稿,板塊方面,由財聯社聯合國聯證券推出的車路云指數當日盤中漲逾1.6%;個股方面,金溢科技、啟明信息等漲停。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