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對“定制客運”專項整治
三項措施推動定制客運服務高質量可持續規范化發展
8月28日、30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先后刊登《記者親歷“互聯網+大巴”地下一條龍:中途3次被趕下,污泥清運企業竟參與》《黑大巴是“定制客運”?一派胡言!但上海首條跨省定制客運班線為啥難火?》系列報道,對上海、江蘇啟東兩地部分客運企業、車輛假“定制客運”之名,行非法客運之實予以曝光。報道上線后,滬啟兩地高度重視,立即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中秋、國慶道路客運高峰在即,專家建議公開透明本市定制客運服務備案相關信息,以便充分做到安全出行。
經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市道運中心核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道中涉及的本市籍客車共計六輛,分別隸屬于上海新寧汽車客運有限公司、上海華汽客運有限公司、上海中山運輸有限公司。其中,滬D98288、滬DA2517、滬DJ3202、滬FE2259四輛省際班線車主要涉嫌違反了交通運輸部《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客運班車不按照批準的配客站點停靠或者不按照規定的線路行駛;滬FL5522、滬GD7769兩輛省際包車主要涉嫌違反了《規定》第九十九條第六款:客運包車招攬包車合同以外的旅客乘車。
市交通委已責令涉事車輛立即停運整改的同時,還擬將相關情況記入客運企業年度質量信譽考核,并根據分級分類管理的原則,采取相應行政制約措施。
市交通委表示,作為一種新型運輸服務模式,班車客運定制服務面臨市場開拓、培育、規范、發展等過程。將對本市定制客運服務采取三項措施:一是開展班車定制服務專項整治行動。由市交通執法部門針對本市班車客運定制服務,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凈化定制服務市場經營環境。
二是規范班車客運企業經營行為。通過加強上戶監管、現場檢查、數字化監管和第三方監測等手段,加強班車客運企業規范運營監督,嚴肅查處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三是規范定制客運班線的發展。鼓勵行業協會、大型國有企業牽頭組建本市定制客運服務聯盟,制定相關聯盟章程和公約,以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的便捷出行服務為使命,培育定制客運服務品牌,加強行業自律,減少不規范惡性競爭,推動定制客運服務高質量、可持續、規范化發展。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也聯系本報,表示將積極回應相關報道。啟東市交通運輸局日前給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專門發函,表示對啟東境內涉嫌違法違規的車輛進行立案調查,并制定了《啟東市道路旅客運輸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即刻開展為期40天的專項整治。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現階段上海已建立了班車定制客運服務備案機制。不過,記者在市交通委官方網站,如“便民服務”欄目中并沒找到本市現有的定制客運線路、車輛等信息。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張良教授表示,道路客運執法部門的監管力量畢竟有限,而通過信息公開透明,如在官方網站上公開本市有哪些線路采用定制客運模式、哪些企業參與定制客運服務、哪些車輛可運行定制客運,并能讓乘客通過查對車牌號做到一目了然等清晰可辨的信息,這既有利于乘客做好事前防范,還能通過全社會有效監督,切實降低職能部門執法成本,提升執法效能。(記者 張家琳)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