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挖掘并加強公共交通文化宣傳,引導市民了解公交文化、選擇綠色出行,提升公交場站的文化藝術氛圍,濟南公交立足于以人民為中心、與城市共同成長、踐行低碳與環保的設計理念,建設了山東首個以公共交通為主題的公共交通文化公園和公共交通展覽館、無軌電車博物館。
9月19日,在2024年山東省暨濟南市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啟動之際,濟南公交“一園兩館”也正式揭牌,并推出開放日活動,市民可預約參觀。
走進這座公園感受公交文化
公共交通文化公園位于濟齊路與黃崗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2144㎡,綠植面積1324.2㎡,以“公交文化”為主題,以“曲徑通幽,三重園境”為理念,分為休閑花園、無軌電車走廊和文化廣場三個主題,結合現代景觀設計手法營造多樣空間,使園區擁有休閑、觀賞、交流、娛樂等多功能體驗,成為一個集城市特色、公交文化、休閑公園于一體的特色地標。
走進公園,隨處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公交文化。無軌電車走廊、公交老物件展示、公交文化宣傳標語等,讓參觀者走近公交、了解公交。
園區圍欄設計也凸顯了公交元素,全市400多個客流量較大的公交站點名稱就分布于圍欄之上。公園的地板上,用鋼板鐫刻的方式,記錄了濟南公交70多年的發展歷程。
在無軌電車走廊的微縮景觀中,把電車線網、變電站、充電樁、站牌以及信號燈都還原在公園內,讓參觀者有種身臨其境的穿越感。
公園的主題文化墻上,寫著濟南公交的企業文化:“市民有需求、公交有響應”“公交車是老百姓的私家車,公交駕駛員是老百姓的‘專職司機’”等,都展示了濟南公交全心全意為乘客服務的理念。
公共交通主題展覽館亮點多多
泉城公共交通展覽館與公共交通文化公園在同一位置,以黃崗公交立體停車場一層大廳核心部分為基礎,結合城市的發展定位和企業發展目標以及項目功能,以面向“國際化、現代化、時代化、標志化”為展示定位,致力于打造互通交流新平臺、成果展示新窗口、科普公交新基地、旅游觀光新景點。
展館總面積為317平方米,層高4米,設計序廳、第一展區(城市動脈齊驅并進)、第二展區(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第三展區(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第四展區(紅色引領凝心聚力)、第五展區(心手相承與時俱進)共六大板塊內容,以沉浸式體驗的形式向參觀者普及公交知識和環保意識,同時展覽館內的VR駕駛、石墨烯互動墻、碳排放地磚燈等都是令很多大小朋友喜愛的互動項目。
無軌電車博物館講述濟南無軌電車的前世今生
無軌電車博物館以現代化、科技化、人性化為建設原則,以歷史展示、教育科普、文化傳播為目的,充分運用文化的力量,凝聚無軌電車時代精神。
該博物館設計面積280平方米,共有4個展區,從回望歷史、創新技術、人文精神、展望未來等四個維度講述了濟南無軌電車的前世今生。
無軌電車博物館與相鄰的泉城公共交通展覽館融為一體,讓參觀者可以置身于可看、可聽、可觸摸、可互動、可體驗的多維“可讀空間”,深度感受無軌電車與文化、與技術、與生活相互交融的全新體驗,傳播公交文化,豐富城市內涵,打造城市名片。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