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鶴壁行”App,隨時隨地找車站、看線路、查換乘;走進智能電子候車亭,下一輛車何時到達了如指掌;坐在新能源公交車上,智能語音實時提醒乘客站點情況……
近年來,為助力我市智慧城市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市國控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國控公交公司”)大力推進“互聯網+公交”融合發展,智能調度系統和主動安全智能預警系統的車輛覆蓋率達100%,推動我市公共交通全面邁入智能化時代。
智能調度系統全面覆蓋,公交運行更高效,市民候車更方便。
10月12日一早,淇濱區居民李霜準備去山城區看望父母,她打開“鶴壁行”App,查詢了一下101路公交車到達小區附近站點的時間,提前10分鐘出門,乘車前往父母家。
作為河南省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市國控公交公司實現了智能調度系統的全面覆蓋,這是我市“互聯網+公交”融合發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該系統通過集成北斗和GPS定位、車載監控攝像頭和智能排班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對公交車輛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和精準調度。換言之,智能調度系統能夠根據實時交通狀況、乘客流量等因素動態調整公交車輛的發車頻率和行駛路線,有效提升了公交車的準點率和運營效率。
作為綠色出行的重要參與者,借助智能調度系統,全市公交系統的資源配置得到進一步優化,能耗和運營成本也顯著降低。隨著越來越豐富的惠民乘車活動的推出,越來越多的市民傾向選擇乘坐公交這一經濟、環保的出行方式,積極做城市環境的守護者。
主動安全智能預警系統全面部署,司機駕駛更規范,市民乘車更安全。
接打電話、疲勞駕駛,這些危險駕駛行為鶴壁公交車上的主動安全智能預警系統都會實時提醒。
2022年,為了更好保障公交車行車安全,市國控公交公司在運營車輛上全面部署了主動安全智能預警系統。該系統通過安裝在公交車輛司機端的攝像頭,實時監測駕駛員狀態,一旦發現潛在安全隱患或異常情況,立即發出預警信號并采取相應措施。這些主動安全技術的引入,極大地提高了公交車輛的行車安全,保障了交通參與者的生命財產安全。
市國控公交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將積極參與到城市智慧賦能提升行動中來,以人民滿意為標準,繼續深化“互聯網+公交”融合發展戰略,不斷創新和完善智慧交通體系,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出行體驗和服務。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