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0日,太原市首條氫能公交示范線908路開通,6輛12米氫燃料電池公交車至今已安全上崗近一年,不僅推動了太原市綠色交通的發展,更在近期獲得《商業周刊》彭博綠金中國ESG50榜單“杰出項目”榮譽。作為全國公共交通領域首個獲此殊榮的標桿項目,運行近一年,這批氫能源公交車運營狀況如何?
12月20日上午,在太原南站公交站點停靠的908路氫能公交車準備載客出發,駛向30公里外的終點站清徐汽車站。車身印著“H2”“0排放”等字樣,涂裝以藍、白、綠色為主,在一眾公交車中十分顯眼。“開起來噪音比較小,與電車相比更耐低溫。”“排出來的只有水,更環保了。”908路的司機說。
站在車外,車子啟動的聲音并不大,進入車內,車廂整潔明亮,不少座位旁還設有USB充電口,方便乘客使用。“與其他公交車相比,沒有特別大的顛簸感,乘坐起來還是比較舒適的。”乘客張麗娜說。
一輛908路公交車往返共72.1公里,每日4趟,行駛里程近300公里,司機每天只需加一次氫氣。“10到15分鐘就能加滿,滿氫最高續航350公里左右。”太原公交公司清徐車隊帶班隊長李杰介紹。目前,在使用單充電槍充電的情況下,太原市內的電動公交車充滿電需要的時間約為7.5小時,滿電能行駛約280公里,相比之下,氫能公交車不僅續航里程更長,也極大地節省了續航時間。
綠色低碳是氫能的代名詞。908路氫能公交車由美錦能源(4.690, 0.01, 0.21%)出資采購,交由太原公交集團運營,“心臟”處搭載的是90千瓦燃料電池發動機。“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通過燃料電池發生反應,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水并放電,實現了無污染、零排放。”美錦氫能事業部山西區總經理馬凱介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受溫度影響較小,冬季的續航里程穩定,出行更加環保、可靠。
截至11月30日,908路6輛氫能源公交車運行超18萬公里,共計載客約159588人次,累計減少碳排放量超130噸。
在安全性能方面,馬凱表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如果發生泄漏會迅速上浮擴散,在開放的空間內發生氫氣爆炸的可能性極低,車輛故障發生率也較低。同時,廠區內的維保中心配備了24小時服務團隊,能及時為公交車提供維修服務,定期開展保養車輛、線路檢測及易損件更換等工作,更好地保障車輛正常運行。
不只公共交通領域,自2021年氫能汽車試運行以來,美錦能源已在全國推廣重型卡車、物流車等各類氫能汽車3600輛。其中山西省內推廣氫能汽車500輛,并建設了9座加氫站,為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12月16日,美錦能源氫能交易平臺的上線發布,更是為氫能產業發展插上了翅膀。馬凱表示,該平臺將有效解決上下游企業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等問題,提高氫能交易效率。他說:“美錦能源高純氫項目二期工程正在推進中,投產后制氫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為綠色出行貢獻更多力量。”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