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日晚開始,新一輪強冷空氣影響島城,所帶來的大風降溫,讓城市進入“速凍”模式。為全力守護溫暖防線,供熱部門投入運行鍋爐、公共交通行業加密發車頻次減少市民等待時間。
6日晚開始影響島城的強冷空氣,給市區帶來了并不明顯的降雪。據監測,7日市區最低氣溫-9.2℃,加上大風肆虐,人體的體感溫度一度達到-17℃多。為此,青島能源熱電集團火力全開,讓百萬用戶盡享“暖到家”的舒適溫馨。熱電集團目前投入運行鍋爐31臺,熱源充足穩定。分散在各處的多熱源實行聯網運行,供熱“局域網”的統籌兼并,最大限度發揮出所有熱源的運行效率,并且實現各區域熱源的相互補充保障,為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寒潮前,智慧供熱系統已通過外聯天氣預報和內接管網參數,并對用戶室溫遠傳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及時調整換熱站運行參數。熱電集團及所屬各單位73支外協應急搶修隊伍24小時待命,975件儲備應急物資整裝待發,運行維修人員提高對重點設備和設施的巡檢頻次,120余名客服員真情守候溫暖熱線,300個供熱管家團隊全天候響應用戶訴求,6千余個微信群與用戶在線聯動,交叉重疊的服務網絡讓市民始終感受到“溫暖一直在身邊”。
為應對低溫天氣影響,公交嶗山公司維修人員提前做好車輛技術保障工作,對營運車輛進行檢查,保障車輛在寒冷天氣安全、高效運行。“巴士管家”借助智能調度系統關注實時客流情況,調整發車間隔。212路線和4路線調整發車頻次適時加密班次,保證市民順利乘車。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