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加了凳子,就能輕輕松松地坐著等公交車了。”近日,在北碚區天生街道三園站等車的王阿姨,看著站臺上整整齊齊的候車凳,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此前,北碚區紀委監委在日常監督中接到不少群眾反映:“天生街道和朝陽街道有些公交站臺只有一個光禿禿的站牌,等車時想坐著歇歇腳都沒地方”“有些公交班次要等十幾二十分鐘,這么長時間我們老年人哪里站得住……”
帶著收集到的問題,紀委監委干部前往天生街道、朝陽街道等多個公交站點及相關部門走訪了解情況。原來,由于相關職能部門和屬地街道為民意識不強,對公交站點座椅設置底數不清,主動協調站臺公司設置候車座椅的力度不夠,導致公交站候車座椅設置滯后,市民候車“歇腳難”的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
找到問題根源后,北碚區紀委監委第一時間向相關單位制發問題交辦函,要求區交通運輸委強化行業主管部門責任,積極協調站臺公司按照“能設盡設”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快速推進公交站點座椅布設,真正化解群眾候車“歇腳難”;要求天生街道和朝陽街道切實履行屬地責任,積極配合做好公交站點空間布局、客流大小、周邊環境等情況摸排,并主動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站臺座椅施工提供便利條件。
此外,該區紀委監委積極推動組建區領導任組長的專項工作組,以充分調動全局工作,并安排專人定期深入施工現場查看建設進度和施工情況,確保公交站座椅設置按時、按質推進。
在監督推動下,各單位迅速行動、合力攻堅,快速完成了27個公交站點共30張坐凳的安裝。
“民生利益無小事,下一步,我們將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在公交車站安裝遮陽棚或者遮雨棚,化解市民夏天候車遮陽、雨天候車淋濕問題,讓市民能有一個相對舒適的候車環境,真正解決群眾候車歇腳難題。”該區紀委監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