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濟南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濟南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濟南市將持續增加高品質、快速化運輸服務供給,大力發展“公鐵空水”聯程運輸、多式聯運,加快運輸業轉型升級,完善運輸設施裝備和保障能力,構建經濟高效、先進共享、品質卓越的運輸服務體系。
推進省會經濟圈城際客運公交化改造
提升城市客運服務能力。深化公交都市建設,加快構建“軌道交通+無軌電車”快速公共交通走廊,持續優化老城區線網布局,不斷開辟新城區公交線路,提高公交線網覆蓋率和服務水平;繼續發展社區定制、旅游專線等特色公交模式,滿足多元化出行需求。
提升對外客運服務能力。提高與國際重要地區航空通達時效;研究推動城際、市域鐵路公交化運營;推進道路客運轉型,發展定制客運,有序推進省會經濟圈城際客運公交化改造。
深化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旅客公鐵聯程運輸試點項目,推動“一站購票、無縫銜接、一票(證)通行”,促進高效客運聯程發展。
建制村快遞通達率達到100%
提升貨運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齊魯號”歐亞班列品牌國際影響力,加快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推動大宗貨物“公轉鐵”;推廣網絡貨運等運輸組織模式,提升公路貨運組織效能。
加快多式聯運發展。依托濟南國際陸港建設,著力推進“公鐵空水”四港聯動,完善各貨運樞紐集疏運體系和換裝轉運體系,推進貨運聯運站內“無縫對接”,多式聯運“一單制”,推動貨運物流降本增效。
提升物流配送服務水平。積極推廣統一配送、集中配送等集約化配送模式,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鞏固“快遞進村”成效,“十四五”期末,建制村快遞通達率達到100%。
打造最美鐵路沿線景觀帶
優化路域運輸環境。加強路域環境整治,強化公路巡查和管養力度;完善服務區、停車區等服務設施,營造暢安舒美的運輸服務環境;開展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打造最美鐵路沿線景觀帶。
加強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推動客貨運輸裝備應用升級,繼續加大新能源車輛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郵政快遞等領域的應用,積極培育“社區連鎖經營”汽車快修服務。加強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服務。扎實推進繼續教育、動態管理和誠信考核等工作,加強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健全駕培機構培訓質量考核和監督機制。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