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發的《海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提出,通過加快交通運輸能源清潔轉型、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船應用等措施,加快構建低碳化海島交通系統。根據《方案》,海南將推動新能源車替代,鼓勵私人用車新能源化,到2025年公共服務領域和社會運營領域新增和更換車輛使用清潔能源比例達100%,到2030年全島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
根據《方案》,海南將加快交通電氣化進程,推動航空、鐵路、公路、航運低碳發展,構建以鐵路為骨架的島內客貨運輸體系;逐步提高清潔能源在機場能耗中的占比;推動碼頭等改建岸電設施,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建設覆蓋高速公路服務區、交通樞紐、公交場站、物流中心等公共區域的充電樁與充電站,形成高速公路和城鄉充電網絡;打造全省統一的充換電基礎設施智能監管服務平臺,推動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全島“一張網”運營發展。
物流領域,海南將加速發展貨物多式聯運,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在城市輕型物流配送、郵政快遞、鐵路貨場、港口和機場服務等領域應用;鼓勵大型企業建設冷鏈物流供應鏈數字平臺,提升物流信息服務水平。《方案》提出,“十四五”期,全省公水聯運集裝箱比例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30年,力爭構建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
海南還將深入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進公共交通向鄉村延伸覆蓋,建設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體系;發展省內重點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服務系統,強化省內公共交通與慢行交通銜接,打造全島綠色出行友好環境。到2030年,三亞等城市綠色出行比例將達70%以上。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