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武漢公交集團電車公司車家嶺停車場站內,一批新款新能源公交車驚艷亮相。
從武漢公交集團獲悉,目前,武漢共有新能源公交5000余臺,占運營車比例近六成。今年,武漢公交將繼續推進傳統能源車輛報廢更新工作,加速新能源公交更新步伐,讓市民乘車更加低碳環保。
新車型:科技元素更濃更人性化
車家嶺停車場站內,剛剛交付的81臺新能源公交一字排開,蔚為壯觀。
“呲……”司機按下“整車高度下降”的按鈕,只見車輛整體下降了6公分至7公分。車輛生產方負責人介紹,車身下降后,乘客可較為輕松地通過無障礙踏板,將輪椅或嬰兒車推上公交車。此外,車門外和車廂內還設置了呼叫按鈕,當乘客按下按鈕時,司機便知乘客需要幫助,可為其放下無障礙踏板。
走進車輛內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留意到,新款公交車的車廂里還設置了氛圍燈,讓乘客倍感溫馨。此外,每輛車都按需設置了USB接口,方便乘客充電和臨時應急。“這樣做,是希望公交車能像高鐵一樣,更智能、更便民。”
據了解,這些高配版公交預計在今年年底前投入運營。
今年更新1800臺左右
今年3月,在已運行21輛氫能源公交車的基礎上,武漢經開區又一次性“上新”20輛氫能源公交車,覆蓋4條公交線路。
記者了解到,目前武漢新能源公交以純電和氫能源為主。作為新能源汽車構成之一的氫能源汽車,也開始嶄露頭角。相比于傳統柴油車,一臺新能源公交一年可以減少30多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因運行噪音低、坐感更加舒適,新能源公交車深受廣大市民喜愛。”
武漢公交集團技術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武漢公交計劃引進1800臺新能源公交車。新款新能源公交車,75%以上將為低入口和低地板車輛,方便乘客車廂內移動;車廂內多有專設的輪椅區,并于后門處設置無障礙踏板,方便輪椅和嬰兒車上車;采用液晶式電子腰牌,替換掉原來的點陣式LED屏,顯示內容更加多元化。
此外,為適應“大戰快線”和“村村通公交”運營,武漢公交還專門采購了無站立區的城市新能源客車,和限高限寬的新能源公交。
“武漢公交的人性化、科技化元素將越來越明顯,不斷煥新、升級體驗。到2025年,武漢中心城區新能源公交車占比將達100%(應急車輛除外)。”武漢公交集團負責人說。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