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線網、城鄉公交一體化、定制公交、安全出行……從2012年到2022年,這些出現在南昌公交領域的新名詞,彰顯著南昌公交十年發展的新突破、新變化和新成果。
十年征程,策馬揚鞭。回首過去的十年,南昌公交運輸集團以建設“人民滿意公交”為目標,以“公交都市”創建為抓手,革故鼎新培育高質量發展動能,著力構建高效便捷、安全舒適、經濟可靠、綠色智能的公交系統,全方位提升公交服務品質,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為城市建設提供保障,實現了在轉型中成長,在發展中壯大。
公交線網迭代升級,助力城市快速發展
南昌公交按照“打造一個與城市空間拓展相協調、與公共交通總體發展目標相適應、與廣大市民出行需求相匹配、公交公司運營可持續的公交線網系統”的最終目標,不斷在內部管理、便民利民、爭取政策等方面開拓思路、尋求突破,搭建“快-干-支-微”公交線網體系。
01、高鐵+公交,構建高效便捷通勤圈
2013年,為積極策應城市建設和發展,滿足高鐵西客站乘客出行需求,南昌公交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早動手、早安排、早籌劃,經過一系列的前期調研走訪,針對各方向的客流進行認真分析,于9月26日試運行第一批5條高鐵西客站公交線路,其中新辟高鐵巴士1號線、機場巴士3號線、707路、708路4條新線路,延伸512路1條老線路,以西客站為中心點,連通老城區火車站、昌南客運站、昌北下羅、紅谷灘和昌北機場五大區域,實現西客站鐵路與公交、郊區與市區“跨組團”的無縫接駁。
02、推動“兩網”融合,為出行“加速度”
2015年12月25日,南昌軌道交通1號線試運營。為實現與地鐵的接駁和無縫對接,確保市民出行無憂,南昌公交運輸集團提前謀劃、精心設計,2015年8月10日開通首批兩條微公交線路815/816路(2015年南昌市民生工程第一名),到2020年初,共開通了46條微公交線路,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真正實現“常規公交送到站,微型公交送到家”的服務承諾,將“微公交”與主干線網進行對接,織成了公交線網的“毛細血管”網絡。
為推動公交與地鐵兩網的融合并進,2022年南昌公交運輸集團通過意見收集、數據分析、效果評估、走訪調研等舉措,對公交線網進行了一次全面會診,按照“提升線網通達性、減少線路重復率、培育客運新走廊、填補公交空白區”的總體思路,并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牽頭下最終通過了《2022年3月-2022年7月份公眾建議解決方案》的專家評審。
方案對17條公交線路進行優化,其中優化調整11條、集并6條。此次優化線路充分考慮與軌道有效接駁和場站資源有效利用,避開軌道交通客運走廊,與軌道線路在空間上形成平行穿插,實現了新建區與中心城區和城東片區,以及紅谷灘區與西湖片區的線路直達,減少線路重復增強通達性,重新構建了貫穿中心城區南北、東西方向“三橫三縱”骨干線網結構。
03、建立城際公交線網,服務“大南昌都市圈”戰略
為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積極策應打造“大南昌都市圈”戰略,方便昌安、昌進、昌永、昌豐百姓出行,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南昌公交運輸集團于2011年11月10日正式開通南昌至安義136路公交車開始了搭建“城際公交”線路體系的進程,2012年5月1日正式開通南昌至進賢158路公交車、2013年9月30日正式開通南昌至永修139路公交車、2019年1月9日正式開通南昌至豐城168路公交車。
南昌公交開通的城際線路通過高效、安全、舒適的服務,在各縣區政府和百姓當中建立了良好口碑和企業形象,隨著各縣市區的公交化改造,南昌公交成了當地政府首選,在2009年開通了安義縣城內公交線路,2016年全面接替進賢縣城公交,2018年接替永修縣城公交,2019年接替進賢縣鄉鎮公交,就是通過城際線路以線代面。為南昌公交拓展公交線網提供了契機。
04、構建鎮村公交線網,形成城鄉一體公交線網
多年來南昌公交一直在努力構建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改善鄉鎮居民出行難題,積極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公交化、網絡化建設。2013年5月6日開通的向塘鎮812路、813路兩條村村通線路,2015年實現了南昌縣、新建區兩地的公交“鎮鎮通”、2019年實現了進賢縣城至周邊鄉鎮“鎮村公交”全面通車。為滿足市民乘車需求從“有”到“快”、從“有”到“好”的轉變,累計開通鎮村公交145條。
2019年根據交通運輸部“村村通客車目標”要求,南昌公交與各縣區政府為打通鄉村出行最后一公里,有效緩解群眾“乘車難、出行難”問題。在1年時間內先后開通127條村村通線路,其中C字頭村村通64條線路,進賢賢村村通63條,優化調整原有遠郊線路、市區線路32條完成覆蓋1066個行政村目標。
2010年至今10多年來,南昌公交根據城市交通整體規劃與發展需要,不斷開通與高鐵、機場、地鐵接駁的公交線路;并根據市民出行多樣化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不斷完善了微公交、定制公交、專線公交等各種公交線路。進一步豐富了“快-干-支-微”公交線網體系的內涵,構建了涵蓋城際公交、快班公交、城鄉公交、鎮村公交等不同的線網。在進一步補充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體系,提供了從低到高各種類型的公共交通出行選擇,讓市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經濟的公交出行服務。
05、提升服務品質,定制公交出行
為策應特定群體的特殊出行需求,緊隨南昌市周邊旅游景點的開發節奏,南昌公交運輸集團適時推出定制公交,先后開通了老福山至怪石嶺、鳳凰溝、獅子峰、南磯鄉、瑤湖森林公園、軍展中心等多條定制公交線路。在2011年8月22日,702路老福山至寶葫蘆景區快速旅游專線開通運營的;2020年9月20日南昌縣原城紀旅游專線開通,2020年9月23日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旅游定制公交666路開通。為探索交旅融合發展,打造“特色旅游公交出行新體驗”,今年1月先后開通699路雙層旅游觀光巴士和2路鐺鐺車紅色旅游線路。
南昌公交除了大力發展景區旅游定制業務也積極發展差異化快線,2017年10月,經過前期充分的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創新線路運營模式,南昌公交運輸集團開通了235、248路兩條快班線路,提供高品質、差異化的公交出行服務。
在2020年南昌公交建司70周年之際,為了給乘客提供不同需求的公交服務,全面上線定制公交,為疫情期間為落實學生路途的閉環管理,我司按照市政府的要求,開通了家校專線,通過“點對點”模式實現家校直連,解決學生上下學路途閉環管理。為服務企業園區先后開通家企專線、服務南昌市民出行游玩的旅游定制。截止2020年8月底家校專線日均服務學生2.5萬人次,為疫情期間政府和學校解決了學生上下學的閉關管理,又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實施優惠換乘政策,踐行社會責任
為更加順利的推進分級線網體系的建設,自2013年10月1日起,針對所有無人售票線路實行90分鐘內免費換乘政策,截止到2020年初,南昌公交運輸集團實行免費換乘政策的線路已達270余條,日均免費換乘人次達15萬。在讓利于民的同時,緩解了線網優化過程中的壓力。
同時,繼續實施特殊群體免費乘車政策,六類人群免費乘車的線路從23條增加至225條,并于2018年1月1日起將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車的標準下調至65歲,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了社會發展的紅利,截止2020年初,南昌公交運輸集團已發放老年卡50多萬張,老年人日均刷卡量達15.5萬人次。2022年1月,進賢縣開啟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福利,持續擴大鄉鎮老年人免費乘車范圍。
發展低碳交通,引導綠色出行
南昌公交這十年,按照綠色低碳出行理念,一直在努力推動城市綠色出行,大力發展低碳交通。目前南昌公交現有營運車輛3700輛,其中清潔能源公交車有2477輛,占比為66.95%(新能源公交車2042輛,占比為55.19%,天然氣公交車CNG/LNG有435輛),柴油公交車1223輛。
在2013-2022年十年間為配合清潔能源公交,集團投建了13個CNG/LNG加氣站,共投資了6340萬元。從2014年開始與科陸合作,建設充電站,到目前為止已經建成31個充電站,總功率達46580kw,投資了月9500萬元。后期還會根據運行情況,陸續增加充電站,今年預計新建2個的充電站,投資約450萬元。
從2013年到2022年十年間新購公交車3732輛,投資了約18.4億元。其中新購新能源公交車2232輛(占新購車輛比例為59.81%),投資約12.9億元。天然氣CNG/LNG公交車592輛,投資2.56億元。柴油公交車908輛,投資2.94億元。今年南昌市順利的通過創建綠色出行示范城市,南昌公交各項綠色出行公共交通指標均超過綠色出行城市要求。
十年變遷,變的是車輛、是路線、是服務,不變的,是南昌公交為民用心用情的初心和擔當。面對新的征程,南昌公交運輸集團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奮發的精神,不斷創新服務舉措,提升服務水平,書寫時代答卷,為齊心協力把南昌發展推向新高度貢獻公交力量。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