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有27個公交樞紐站131處張貼“場所碼”。
5月12日,記者從上海久事公交獲悉,其正有序推進各項復工復產前期準備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雙落實、兩不誤。
巴士一公司結合“人、車、場、站、線”等五大因素,分類施策做好復工復產工作預案及準備工作,加強對員工居住地“三區”情況的排摸分析,嚴格做好車輛保養、場地消殺、防火檢查及安全自查等各項工作,加強對公交線路恢復運營方案的持續動態優化調整,做好前期充分準備,確保可復工時盡快復工。此外,通過推出“空中課堂”系列課程,幫助廣大職工在居家的情況下能有效地進行線上學習,進一步掌握安全規范操作要求,為復工復產做好準備。
巴士二公司值守點針對個人防疫及車廂內消毒防疫工作開展專項培訓,經過面對面、手把手逐個“過堂”式培訓,確保一線職工能第一時間投入“戰斗”。駐守人員每天完成二次健康監測及核酸、抗原檢測,并做好辦公區域、車間、停車場等重點區域消殺防疫工作,確保復工復產后能正常運行。
工作人員對目前封閉的樞紐站進行消毒。
巴士三公司制定基本運能配置,進一步優化低、中、高三類計劃時刻表,確保滿足解封初期市民出行的基本需求;結合三區管理政策,按照無人員嚴重缺少的原則,做到運能計劃投放有序,合理調配線路人員,確保線路首班車可準時準點發車;對三處集中報到的駕駛員進行當日抗原結果查驗,實施嚴格防疫防控管理;營運監控指揮中心將在復工復產當日恢復日常數據對接工作,規范使用信息化監管平臺對各線路營運數據進行監管監察,按時完成上級下發的各項指令要求。
巴士四公司川沙修理車間的駐守人員每日趕赴三個車隊進行車輛日常維護檢查,對輪胎胎壓進行安全檢查,并針對車輛的制動系統,雨刮、冷風空調系統等進行保養維護。同時,對于空調濾網,蒸發風機,出風管道等部件進行消毒清潔 ,確保復工復產后車輛安全投入運營。
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日常維護檢查。
巴士五公司接到上級部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快速落實公交車全面張貼“場所碼”要求,組織駐守人員徹夜奮戰,按時完成了南陳場300余輛公交車的覆蓋任務,確保復工復產期間公交車廂環境安全。
場管公司充分運用好信息化手段,對所屬停車場的門禁系統、進出場車輛識別系統、RFID系統、考勤系統、巡更系統、一車一檢系統及所有手持機的工作充電狀態進行檢查調試,確保系統的穩定性。成立安全檢查小組針對消防設施、配電設施、排水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為復工復產后場站全面正常有序運行以及梅雨汛期防臺防汛工作做好準備。
針對目前全部封閉的樞紐站,場管公司安排人員到崗,進行開門通電、通水;對2個食堂、23個醫療廢棄物堆放點、173個廁所、37臺電梯、58000㎡面積的公共區域26個垃圾房72處備勤值班及保安臨時休息室合計65410㎡的空間,進行了83人次消毒消殺通風。同時,積極快速落實“場所碼”部署工作任務,在所轄20個停車場、27個公交樞紐站131處進行了“場所碼”的張貼,為復工復產做好場站保障。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