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西安“智慧交管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暢行西安 智領未來——科技賦能智慧交管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主辦,賽文交通網作為支持單位,對本次論壇進行了全程直播。
論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結合西安城市發展實際與前沿交管技術趨勢,圍繞精確診斷、高質解決城市交通問題,著力推動城市交管能力智慧增長。
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李向陽、陜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總隊長劉偉出席論壇開幕式。西安市副市長李啟全為活動作寄語講話,市政協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長肖西亮致辭并宣布論壇開幕。市公安局副局長、交通管理局局長馬步理主持論壇。國內知名交通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前沿科技企業代表出席論壇研討。
在專家聘任儀式環節,市公安局副局長、交通管理局局長馬步理致歡迎辭并代表西安市交通管理局為特聘專家頒發聘書,為支持單位、合作單位授牌。
論壇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發布西安市綠色出行指標體系。該體系是全國首個圍繞綠色交通發展理念,提出的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綜合性評價指標體系。
同時公布的還有西安交警聯合市交通運輸局、西安城投集團、市軌道集團、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等相關單位,以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北京世紀高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專家團隊,在構建西安市綠色出行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計算西安市2021年度綠色出行指數,研究發布的《西安市2021年度綠色出行指數年度報告》。
該報告從出行結構水平、空間組織集約度、公共交通出行、步行出行、自行車出行及智慧低碳發展等六大維度科學評價了西安市2021年度總體綠色出行狀況,并將其作為今后西安市綠色出行發展的縱向、橫向比較的基準。
隨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宣布啟用“西安城市智慧停車服務綜合管理平臺”。
該平臺是西安公安交警應用大數據、互聯網和云計算等技術作為城市交通治理的突破口,協同西安城投集團大數據公司和陜西交控科技發展集團建設完成。
啟用后將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停車信息檢索、停車泊位誘導、ETC便捷支付、線上投訴建議及車生活等服務,為停車管理部門提供了停車場分布圖、分級實時預警、停車軌跡一鍵查詢、重點車輛協查管理、數據交互與共享等信息。
下一步,該平臺還將圍繞城市靜態交通管理,以服務市民出行為核心,加快接入大量的經營性停車場和公共停車場的數據,以平臺作為中心點,進一步盤活停車資源,實現全市停車場互聯互通、泊位數據共享,全面實現全市停車管理“一張網、一張圖、一個 APP”。
隨著平臺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它將為廣大市民朋友構筑更加安全、高效和便捷的停車體驗。
發布結束后,李啟全副市長代表西安市政府致辭。對受聘專家及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蒞臨本次論壇的專家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
他指出,西安作為新一線城市、“一帶一路”綜合實驗區、我國西北經濟樞紐城市,一直以來致力將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應用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努力實現前沿科技與西安古城文化基因融合,全力打造智慧高效、美麗和諧、幸福宜居的新都市。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能夠從更高的視野、更廣闊的維度上拓展西安公安交通管理能級,助力打造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
肖西亮局長代表西安市公安局宣布論壇開幕。他指出,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公安智慧警務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智慧交管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西安特色的工作亮點。
他表示,全體公安民警將堅持以謙虛、開放的心態,主動向行業專家請教學習,用科學的范式加速交管前沿科技成果的本土化落地,用最短的時間讓市民群眾享受到西安智慧交管改革紅利。
論壇上,各位專家學者圍繞當前西安交通管理面臨的問題挑戰、智慧交管對城市發展的深層驅動作用,共同探討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交管領域應用的前景方向。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教授作了題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目標與交通管理的使命》的學術報告。清華大學李瑞敏教授作了題為《城市交通信號控制未來發展思考》的學術報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分院智能交通與交通模型所所長伍速鋒作了題為《數據助力城市交通規劃與治理》。
近年來,西安公安交警以“跳出城墻看交通”“跳出交警看交管”的戰略思維,把科技創新應用作為推動交管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應用“太空艙”機房,搭建了“公安網私有云、視頻專網私有云、互聯網電信云”三朵云。
同時共享接入各類視頻資源3.28萬路,實現交管數據全量匯聚、智能存儲、模塊化應用,全方位服務實戰指揮。建成了全國領先的智慧大腦實戰指揮平臺、路況大數據平臺、智能信號控制系統,全市主城區1756處信號燈實現聯網聯控,打造綠波帶168條。
積極探索形成了“三大系統、五大平臺”支撐下的“情指勤輿”一體化實戰化現代交警警務機制,實現了“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轉型升級,打造智慧戰車400輛、鐵騎360輛,做到了警情感知、指揮調度、反饋處置、跟進督導一張圖融合實戰應用,為全面推動交管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注入了強勁動能。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學發展的系列論述,運行智慧交通技術、交通秩序優化、交通事故預防、交通文明及服務提升4個實體化研究室,攜手支持、合作單位,聯合各位專家學者,借鑒國際、國內先進經驗,整合各方優質資源,精準會診交通問題,不斷輸出研究成果,形成創新驅動合力,組織共性、前瞻性技術研發,開展智慧交管新技術的研究提升,持續推動高新技術與研究成果在交管領域的落地轉化和深度應用,助力全面提升交通管理工作科學化、精準化、精細化水平,全力營造“安全、文明、綠色、暢行”的道路交通環境,全力助推西安城市經濟社會發展。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