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起,武漢迎來寒潮、大風、降溫、降雨過程。武漢公交及時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從加強現場管理、提前暖車開空調、設立安全督導崗等方面入手,多措并舉,力保安全營運、溫暖出行。
“燈光、雨刮都打開看一下”“剎車也試一試”……昨日凌晨5時許,北風呼嘯,寒氣襲人。在武漢新灣三路公交站,705路頭班車司機吳松提前到崗,線長劉曉輝拿著簽字本正在等候。劉曉輝和吳松互相配合,完成車輛“十檢”。確認車輛安全后,吳松打開車廂空調,再走進調度室的崗前安全確認機前,完成上班簽到、酒精檢測、心理測試、心率血壓等狀態(tài)確認,等候調度排班。
“路況還行,但天氣預報說等會可能還會下雨,上線運營一定要降低車速,切勿存在僥幸心理,預防非機動車及上下車行動不便的乘客,安全第一……”清晨6時許,在武漢公交集團一公司楊汊湖公交樞紐站,507路頭班車準備發(fā)車,跟班站長方剛隔著車窗反復叮囑司機。
據悉,11月25日,武漢公交部門根據天氣預報情況,開展了駕駛員安全教育宣傳和培訓,要求大家加強防范,規(guī)范操作,特別是行車途中要降低車速,細心觀察道路情況等,確保安全營運、溫暖出行。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fā)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tǒng)(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fā)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jiān)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tǒng)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qū)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