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客運市場持續低迷,部分客運企業甚至被迫停擺、陷入經營困境。在此背景下,一些客運企業主動求變,積極探索轉型路徑,在逆境中尋求新發展。北京寰宇縱橫旅行社有限公司(簡稱寰宇縱橫)通過及時調整業務結構、著重發展定制通勤班線、推廣應用高端新能源客車等,走出了一條別樣發展之路。
關鍵詞1:思變
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
“早晨,我在小區門口指定地點乘車,直達單位,路上還能睡一會兒,再也不用擔心換乘、遲到了。”多位乘坐寰宇縱橫定制班車的北京市密云區乘客感慨道。寰宇縱橫總經理焦海濤介紹,企業已開通6條由密云社區到北京市區通勤集中區的定制班線,共投入30輛高端客車,為乘客提供便捷的通勤服務。這僅是寰宇縱橫多元業務拓展的縮影。
“寰宇縱橫主營業務包括旅游巴士、通勤班車、校車三大板塊,目前有營運客車約400輛,其中新能源客車200輛,占比達50%。”焦海濤介紹,針對疫情對旅游客運市場的影響,寰宇縱橫積極行動,探索定制化等轉型發展方向,將業務從以旅游客運為主轉向以通勤班車為主的多元化經營模式。
為解決因疫情期間旅游巴士停運造成的員工失業、運力過剩等問題,寰宇縱橫基于實際調研推出定制班線業務,根據服務對象、線路特點等量身定制出行產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針對北京郊區到市區的通勤需求,寰宇縱橫推出了數字化通勤班車,根據用戶需求及時調整路線、車型,并取得良好市場反饋。
圍繞打造北京“半小時”通勤圈,寰宇縱橫積極拓展服務范圍,并以北京至河北涿州為試點開通多條城際定制班線,進一步豐富業務。“城際定制班線可實現兩點直達,很好解決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深受上班族喜愛。”焦海濤說。
與此同時,寰宇縱橫也積極關注新興互聯網企業的出行需求,經過實際調研、深入溝通,率先推出穿梭車等個性化出行服務。“通過穿梭車,可以實現同單位不同辦公地點間人員、物品運送,滿足疫情背景下用戶對運輸工具健康性、相對獨立等方面要求。”焦海濤說。
關鍵詞2: 超前
“就高”購車贏綠色發展先機
多元業務拓展是否對運營車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寰宇縱橫的運營車輛以商務車、旅游大巴為主,無論是安全性能還是乘坐舒適度均很好滿足了新拓展業務需求。”焦海濤介紹,寰宇縱橫多年來在用車采購中一直堅持“就高”原則,首選最新推出的高端優質客車,這為企業多元業務拓展奠定了基礎、贏得了先機。
寰宇縱橫的超前意識不僅體現在車輛選用環節,也體現在對行業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多年來,我們一方面積極學習國家相關政策方針,及時掌握客運行業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深入市場調研,切實了解用戶出行需求,進而綜合考慮業務發展和車輛采購。”焦海濤介紹,作為北京最早投用新能源客車的客運企業之一,寰宇縱橫2016年就投用了一批純電動客車,并在停車場站建設充電樁,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
“如今,用車單位對車輛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明確,有的甚至提出不是電動車不用,不是氫能源客車不采購。”焦海濤介紹,新能源客車行駛平穩、噪聲小,沒有頓挫感,受到乘客廣泛好評。
不僅如此,新能源客車也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作出了貢獻。“實際運營數據顯示,50座燃油客車每公里能耗費用約3元,同座位數純電動客車每公里能耗費用約0.7元。后者相較于前者能耗成本節省70%左右。”焦海濤介紹,目前企業正在與福田歐輝溝通,計劃采購一批氫能源客車,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京在客運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客車。
關鍵詞3:合作
福田歐輝車型服務受青睞
“福田歐輝純電動客車動力強,續航里程可以達到300公里”“福田歐輝的售后服務非常及時”……寰宇縱橫從管理人員、駕駛員,再到維修人員均對福田歐輝客車給予高度評價。
“寰宇縱橫服務的用戶企業比較多樣,包括多家軍屬企業、部分央企以及新興的互聯網企業等,用車要求都比較高,福田歐輝客車能很好達到相關要求。”焦海濤說。
據了解,寰宇縱橫目前運營有福田歐輝BJ6122、BJ6126等多款車型。其中,BJ6126是福田歐輝針對旅游客運及通勤市場專門研發的純電動客車,外觀時尚大氣,內飾配置高端,動力也足。此外,寰宇縱橫2021年采購的一批福田歐輝純電動客車全部搭載ABS(防抱死制動系統)、ESC(車身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胎壓監測及報警系統等,同時配有電池艙內滅火系統,更好保障行車安全。
除了優質的客車產品,福田歐輝及時周到的售后服務也成為打動寰宇縱橫的重要因素。“福田歐輝的售后服務貫穿客車全生命周期。前期,業務人員一對一溝通需求,提供專業購車建議;交付時,技術人員對駕駛員進行集中培訓,幫助他們更快更好掌握駕駛、維保技巧;使用過程中,售后服務人員隨時響應問詢,主動配合做好季節性安全檢查。”焦海濤介紹,在服務重大賽事活動時,福田歐輝客車還會成立專門的服務保障團隊,24小時響應。
焦海濤介紹,企業接下來還將繼續深化與福田歐輝的合作內容與合作范圍,比如針對客運行業智能化發展需求,合作打造智能化管理平臺等,進一步提高車輛運營效率、提升服務水平。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