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的方向堅定不移,實現放開措施和范圍上的小步走不停步。
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我國多個大城市迅速調整防疫政策以方便市民的出行和生活。
12月2日~4日,除北京、天津、重慶、上海四個直轄市外,石家莊、廣州、昆明、南寧、哈爾濱、鄭州、武漢、濟南、南昌、杭州等10個省會城市及深圳等一些大城市也宣布優化市民出行措施。
各地在出行方面的優化措施主要集中在取消在市內公共交通方面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部分城市明確在購買藥品或者醫院的普通門診時可憑綠碼通行。12月4日晚間,山東則進一步明確,取消強制“落地檢”,并明確居民進入部分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時,不再查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山東取消落地檢、不查健康碼
根據山東省衛健委消息,自2022年12月5日零時起對有關疫情防控政策措施進行優化調整。
居民進入公園、景區、服務區等公共場所,乘坐地鐵、公交、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居民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藥店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類藥品”,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需要實名登記信息。取消交通場站、港口碼頭、高速卡口等場所強制性核酸檢測“落地檢”要求,繼續提供“愿檢盡檢”服務。
杭州晚間發布《杭州市關于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的通告》,提出不再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實行“愿檢盡檢”,各地繼續提供便民檢測服務;除養老院、福利院、中小學、幼兒園等特殊場所外,乘坐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掃“場所碼”;通過藥店購買“四類”藥品的人員,不再要求核酸檢測和賦碼促檢。此前,杭州要求居民在購買四類藥品后,需要在24小時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否則將會將健康碼賦黃碼。
超十個大城市優化出行政策
12月2日~4日,除北京、天津、重慶、上海四個直轄市外,石家莊、廣州、深圳、昆明、南寧、哈爾濱、鄭州、武漢、濟南、南昌、寧波等省會城市或大城市也宣布優化市民出行措施。
在這些政策中,“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綠碼”成為共同的關鍵詞。
根據第一財經此前的報道,目前多地健康碼頁面均關聯了核酸檢測信息,湖北、甘肅健康碼取消核酸超時提醒后,多地健康碼改版預期受關注。
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11月30日的座談會上指出,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以人民為中心,防控工作穩中求進,防控政策持續優化,走小步不停步。12月1日的座談會上,她再次指出,堅持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
“重慶發布”在12月3日的推文中表示,“盡快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盡快”,就是還有一個很短的過程,且盡量短,以滿足市民對正常生活的期盼。“現階段的恢復不是一步到位,但放開的方向堅定不移,實現放開措施和范圍上的小步走不停步”。“人民需要正常的生活,城市需要正常的煙火氣,這就是人民至上。”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