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北收費站下高速的疫情防控政策怎樣了解、180個路橋建設項目的物料進出如何管理、景區停車場出口擁堵排隊怎么解決……社會發展,交通先行。在交通領域,看似紛繁復雜的各類問題,在“科技賦能”的力量下都能逐一化解,“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建設更科學、服務更貼心”等一系列發展目標逐一實現。
在山西省,基于智能交通的發展,智慧交通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技術,對交通管理、交通運輸、公眾出行等交通領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設管理全過程進行管控支撐,一批交通新基建重點工程,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應用場景,一批技術標準規范……一個多維度的“未來交通”體系正在搭建和完善。
互聯網+物聯網 搭建“睿智”物料管控體系
11月14日,昔榆高速公路LJ5-2標全線貫通。作為目前省內單公里造價最高的在建四車道高速公路項目,經過兩年建設,昔榆高速已現雛形,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山間。
投資巨大、單公里造價最高,昔榆高速是如何對進度計劃及人員、機械、設備、材料的配置做分析和研判呢?
走進昔榆高速LJ11標山西路橋昔榆高速智慧建設管理中心,智能物料管理平臺清楚顯示著當日、當月、當季、當年的收料車次、發料車次。點擊平臺上“鋼筋”一項,與鋼筋相關的計劃用量、驗收入庫、出庫數量、庫存數量等信息一清二楚。
不僅運用于昔榆高速,更為整個集團所用,2020年7月,山西路橋集團對接開發了智能物料管理系統,使用“互聯網+物聯網”的模式,通過傳感技術、云計算等手段建立了一套便捷、高效的物料管控體系,進一步推進了企業數字化發展進程。
“智能物料管理系統對施工項目部所用材料的進出場、庫存盤點、混合料核算同步管控,做到了物料數據真實、過程留痕。”山西路橋工程管理部部長楊嵩橋介紹說,智能化稱重收料,杜絕重復稱重、地磅作弊等人為漏洞,物資實物收發過程留痕,系統自動抓拍車輛進出場照片、實時上傳、實時錄像,過程數據永久留存,便于追溯查詢,已生成數據不能人為更改,防止各類糾紛,實現了動態化、精細化的物料管理。
據介紹,目前山西路橋集團在建項目180個,年度累計收料車次536667次,發料車次712028次,混凝土實際用量394.95萬方,水穩實際用量426.93萬噸,瀝青混凝土實際用量77.21萬噸,鋼筋驗收入庫47.48萬噸,庫存6.8萬噸。智能物料管理系統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深化物料管理,為各級管理人員減輕了工作負擔,為各級領導科學決策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使各項目的物料管理逐步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
互聯網+大數據 構建“全能”信息服務矩陣
“盂縣服務區有沒有電動汽車充電樁?”“大同北收費站下高速的疫情防控政策是什么呀?”“我要去運城,大運高速上路況怎么樣”……一站式高速公路出行服務平臺“晉e行”今年5月上線后,關于全省高速公路出行的諸多疑問,有了更便捷、更高效、更權威的信息查詢平臺。
查路況、查天氣、查站點、搜導航、搜服務、搜防控……這款由山西交控集團組織建設、山西省智慧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開發的智慧平臺,以“數據融合、移動互聯、服務公眾”為核心理念,匯聚高速路況、收費站、服務區、路網等交通基礎數據,融合TIMS系統、視頻云、ETC聯網收費系統、稽核系統、移動支付系統、百度地圖等系統資源,打造了“晉e行”服務品牌,為公眾提供高速路況、疫情防控、出行導航、收費站狀態、服務區服務信息、ETC服務信息等多元出行信息服務,以及交通廣播、文化旅游、電子商城等綜合服務,全面提升了高速公路公眾出行服務能力。
“圍繞山西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務,山西交控還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核心,打造公眾出行App、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信息服務矩陣。”山西交控集團路網中心主任續宏介紹說,目前信息服務矩陣已累計服務用戶120余萬人。
今年國慶小長假,“晉e行”圍繞安全暢通重點工作,密切關注擁堵、事故等路況事件,雨、霧等惡劣天氣,收費站狀態與防疫政策,服務區服務內容與防疫政策等最新動態,做到數據精確無誤、信息及時更新,累計服務超40萬人,圓滿保障了國慶期間高速公路出行的暢通與安全。
“‘晉e行’平臺將繼續滿足公眾高品質、個性化出行需求,打造山西交控出行品牌,樹立高速出行服務標桿。” 續宏說。
互聯網+ETC 貢獻低碳節能綠色力量
在智慧交通時代,ETC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提供了一種綠色便利、減員增效的先進管理服務模式,在我國構建低碳節能、集約高效的城市靜態交通系統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其本身就是智能高效、低碳環保的代名詞。
繼太原火車南站、太原武宿機場等城市公共交通樞紐開通ETC停車場,山西省交通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持續推進太原市城市停車場和全省5A、4A景區停車場ETC建設。
我省5A景區有9個,4A景區多達160多個,景區車輛流轉率更與區域交通運行效率息息相關,體現交通運行效率和綜合服務能力。
2022年,信通公司自主投資建設了皇城相府景區、云丘山景區停車場,并與云岡石窟景區、雁門關景區、綿山景區、洪洞大槐樹景區等十余個景區達成建設意向。
在城市建設中,ETC停車場可以提高停車場流轉率,解決停車場孤島問題,與每個人的交通出行息息相關。在ETC停車場,平均收費時間為0.27秒/輛,通行效率達到人工收費車道的10倍—15倍,實現了“不停車、不掃碼、不排隊、不用現金”,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了ETC力量。
太原市龍城智迅停車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是省內最大的停車管理公司,旗下擁有400多個停車場。近日,信通公司與龍城智迅就在其旗下收費最高的20個停車場建設ETC支付功能達成合作協議。
ETC進駐龍城智迅,不僅標志著這一成熟的運營體系從高速公路走進城市、融入生活,更是太原市城市建設緊跟國內先進城市步伐的體現。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不斷發展,智慧停車平臺、停車誘導系統及城市停車場所等之間的信息壁壘將逐步被打破,停車交費、加油、洗車、購物等多種涉車場景快速應用將不斷增多,真正構建起城市智慧交通體系。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