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召集應急隊伍,調配機械設備、物資,全力開展除雪保暢工作!”12月15日,隨著現場指揮長吹響緊急集合哨,2022年陜西公路冬季初雪保暢應急演練拉開了帷幕。交通管制組、交通保障組、機械設備組、突發狀況組、后勤保障組共12臺車輛、37人立即投入省道219線秦嶺山區路段初雪保暢工作中。
據了解,省道219秦嶺段是我省公路冬季除雪保暢的重要通道,車流量大、危化品車多、路況復雜、冬季多雨雪。近年來寶雞市公路局在S219除雪保暢中實現了預警預防到位、應急響應快速、除雪設備先進、除雪保暢效果良好、信息發布及時、服務公眾人性化,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此次演練本次演練共分為極端天氣預警、公路除雪保暢處置兩個部分,旨在依托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公路冬季除雪保暢的“監測預警、事件處置、指揮調度”能力。演練主要通過陜西省路網運行管理中心、寶雞市公路局應急指揮中心、陜西省公路網管理與應急指揮系統、視頻監控平臺、手持SIP對講等信息化手段實現應急指揮調度,多角度實踐信息化平臺在公路冬季除雪保暢中的作用,促進全省公路行業應急管理工作的交流互鑒。陜西省公路局相關領導、處室負責人及各地市公路局負責人觀摩此次演練。
進入冬季,團霧、降雪、結冰、霜凍等惡劣氣候災害頻發,特別是降雪結冰成為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風險隱患,省公路局要求各單位、部門要不斷完善公路突發事件總預案和冬季防滑保暢突發事件專項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要結合各自轄區天氣特征、地理因素、交通狀況等,加大道路巡查養護和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建立排查臺賬,進行清單化管理,在交通事故多發路段設立警示提醒標志等安全措施,及時采取管制措施,確保道路通行安全;要積極完善和優化公路應急隊伍組織結構,完善行業應急隊伍的核實、調整、補充工作機制,確保隊伍可靠性、穩定性,做好應急隊伍的集訓和演練,掌握應急搶險知識,不斷提升應急隊伍的搶險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要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裝備技術支撐,對現有儲備物資和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測和維護保養,充實搶險搶通儲備物資品種數量,確保應急物資儲備充足,機械設備技術狀況良好,全力做好冬季防滑保暢應急物資儲備工作。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