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凌晨,武漢氣溫驟降,寒風凌冽,行人不自覺都縮起脖子。而在武漢堤角、岱家山、二七路、花橋、漢口火車站等公交樞紐卻熱火朝天,公交司機、管理人員們各司其職、做車廂清潔衛生、仔細檢車車況、提前預熱空調,實行探路巡線、“車等人”、多停三秒等“暖守保”服務,力保市民乘客極寒天氣正常出行。
“一路暢通,準時開班。”4點30分,武漢公交228、248、287路線長陳亮提前出門,開車沿著金橋大道、府河大橋、漢口北劉店、黃陂灄水橋等進行巡線,經過橋梁時,他都仔細觀察路面情況,通行條件達標后,他在線路工作群留言,準時開班。陳亮介紹,早在兩天前,他所在的公交一公司就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所有管理人員提前到崗、值班防范,預防事故,“今天巡線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沿線的施工圍擋、街邊廣告牌或行道樹有沒有被大風刮倒,影響交通、影響乘客安全出行。”陳亮說。
5點25分,漢口火車站公交樞紐站燈火通明,此時,武漢公交一公司安全部組成的冬防工作組成員開始忙碌,安全員周軍協助司機做好出車前燈光、雨刮、方向、剎車等隱患排查,落實“不合格車輛不上線”工作要求后,轉身囑咐司機提前暖車,開啟空調,將車廂溫度預熱到10度以上。周軍說,早在三天前,公交部門就要求所有上線車輛必須開啟暖風,全面供暖,凡空調效果不好、雨刮壞、燈光不全、剎車疲軟的車輛,一律不得參與營運。做好各項準備工作,292路站長劉琨又給司機遞來一杯剛煮好的熱姜湯,囑咐員工防寒保暖,集中精力,安全行車,熱情服務。
用手感受一下空調溫度,管理人員又下車指揮,要司機將車開到起點站,“車等人”服務,避免乘客在冷風中候車。而在不遠處的289、38、509、533等幾條公交線路起點,多輛公交車提前暖好了車,一字排開停在候車長廊,“車等人”服務乘客。“車廂真暖和。”在解放大道中山公園站,見自己要坐去上班的706路公交進了站,出門搞晚了的李小姐著急得邊跑邊揮手,準備關門起步的司機李浪見狀,耐心多等幾秒鐘,一上車,乘客感覺車廂溫度明顯高于室外,溫暖如春,舒適無比。
出行高峰時段,公交部門還主動下線,前往道路濕滑,人多車多、客流量大的站點值守,指揮督導,叮囑司機依次進站,停穩開門、關門起步、安全才能回家的同時,密切留意市內站點客流變化,合理預判,科學投放高峰運力,力保市民乘客出行暢通、出行無憂。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