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9日,5輛蘇州金龍海格氫燃料電池客車正式交付農青汽車客運(上海)有限公司(簡稱“農青客運”)。這批車采用了上海上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氫能源”)研發的120kW氫燃料電池系統,將全部租賃給上海臨港捷運交通有限公司用作通勤班車。
這標志著蘇州金龍海格氫燃料電池客車的市場版圖進一步擴大,也為上海解鎖了綠色出行的新方式,必將成為客運企業向零碳轉型的典型樣本。
把握“雙碳”機遇,強強聯合順勢而為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及多種政策“東風”的催化下,氫能逐漸成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也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了在“氫賽道”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不少企業選擇了強強聯合。
2022年8月份,上氫能源便與蘇州金龍等整車企業啟動戰略合作,協力共創氫能車輛的研發生產。本次交付的5輛氫燃料電池客車,正是上氫能源與蘇州金龍合作的結晶。
上氫能源成立于2020年,是首家扎根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和生產,為整車企業提供燃料電池產品及工程服務的供應商。上氫能源于2022年建成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生產線和測試中心,未來將全面推進自主品牌電堆的研發和制造。而農青客運則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新能源車輛運營服務公司,具有道路運輸許可證的合法道路運輸服務企業,經營范圍涵蓋市內包車客運、通勤班車、普通貨運等。
據上氫能源聯合創始人朱培軍介紹:“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正在逐步突破,但是在實際運營層面還有很多環節需要打通,最關鍵是運營場景沒有閉環建立,這就需要企業運用更多的創新模式,將車輛實際運營數據分享給上下游企業,不斷完善關鍵技術和產品,共同探索氫應用場景突破之道。”
作為通勤班車,這批蘇州金龍海格氫燃料電池客車將往返于上海臨港萬達廣場和上海臨港四團,途經5個站點,工作日每天發車30班,周六日每天發車24班,這樣算下來,預計單車前三年累計運行里程可分別達到 4萬公里、 8萬公里、12萬公里。
攜手多干“實在事”,共創共享綠色未來
批量蘇州金龍海格氫燃料電池客車的交付,為氫能行業的2023年帶來了“開門紅”,也將為上海乃至全國氫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之所以選擇蘇州金龍這一品牌合作,是因為蘇州金龍是大企業、大品牌,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都已具備強大的影響力,我們愿意與之一起服務中國,走向世界。”朱培軍表示,“同時,我們兩家企業發展綠色環保事業的初心相同、目標一致,可以互相成就、互利雙贏,甚至可以實現多贏,讓合作帶來實實在在的回報。”
“這批蘇州金龍氫燃料電池客車長12米,有49+1座,百公里耗氫5.5公斤,續航里程可達340公里,加滿氫只需5-10分鐘,這些重要指標對我們很有吸引力,也是達成此次合作的重要因素。”農青客運創始人張總表示:“截至目前,我們與蘇州金龍的合作非常愉快,后期有問題會及時反饋給蘇州金龍。2023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加強與蘇州金龍合作,逐步將現有的純電動客車替換為氫燃料電池客車,爭取將合作的車輛數量達到3位數。”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伴隨著上海各類加氫站建設的逐步完善,這些有膽量和魄力的“氫能領跑者”也將贏得更多的發揮空間,以堅定的步伐,在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