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跟隨村民體驗南潯“鎮村預約公交車”
“電子屏幕輕輕一點,公交車10分鐘內肯定到。”湖州市南潯區石淙鎮銀子橋村村民丁曉梅,曾經一度為等公交而煩惱。如今她所在的銀子橋村,有了“鎮村預約公交車”,出門坐公交就像打車,隨叫隨到。
“鎮村預約公交車”給老百姓出行帶來哪些變化?1月11日上午,我們來到銀子橋村公交站點,跟著丁曉梅一起體驗。
“我正好要去鎮上衛生院檢查下身體。”從不遠處的家中步行到站點后,丁曉梅和我們聊了起來。今年68歲的她,家里離鎮區不到3公里。以往她要去鎮上看病、買菜,基本都是公交出行,有時候不湊巧,等上半個小時也是常事。
“現在太方便咯!”說著,丁曉梅帶我們走到公交站的交互式電子站牌前,只見她在屏幕上輕輕一點“一鍵叫車”,就出現了“預約成功”的界面。同步出現的,還有派車信息、等待時長等信息。
我們在電子屏幕上看到,從村里進鎮,只需點擊“一鍵叫車”即可。而從鎮里回村,7個行政村就是7個不同的目的地,被標注成紅橙綠藍等7種不同的顏色,銀子橋村是藍色。“就怕像我們這樣的老人看不懂,只要認顏色就行。”丁曉梅解釋。
我們正交談間,一輛13座的微型新能源公交車就停在了眼前。看了下時間,不到5分鐘。“師傅,我要去衛生院。”丁曉梅上了車,熟絡地跟駕駛員談衛強說了目的地。
談衛強介紹,在丁曉梅點擊預約后,鎮上換乘中心的“鎮村預約響應公交調度系統”接到指令,馬上向行駛在附近的他發出了派單信息。“目前,鎮區設有村民常去的農貿市場、花海景區、衛生院3個下車點,乘客要去哪個點,上車后告知我們就行。”談衛強說,若沿途預約站點有乘客有呼叫需求,他就會順路帶上。
車輪跟著百姓轉。去年,南潯區交通部門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在公共交通領域創新推出“鎮村預約公交”綜合性服務應用場景,并在石淙鎮率先開展試點運營。“預約公交,打破傳統城鄉公交一天只有幾趟固定班車的運營模式,可根據農村居民個性化出行需求,靈活調整公交運力。”南潯區交投集團公交公司副總經理徐惠明介紹,預約公交運營一年以來,已累計接收預約訂單6000余單,完成客流運送1.4萬余人次。通過調查反饋顯示,與傳統公交運行模式相比,預約公交等車時間縮短30分鐘以上,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
眼下,在石淙鎮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千金、善璉兩鎮的預約公交項目正在抓緊施工中。接下來,“鎮村預約公交”服務有望實現全區覆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