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宇通、中鐵裝備、平高等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過來。在一個月前閉幕的卡塔爾世界杯上,“中國元素”“中國制造”成為熱詞,其中,由888臺宇通純電動客車組成的“綠色軍團”也被頻頻提及。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日益活躍,古老的“絲綢之路”也正日益煥發出新的活力。服務卡塔爾頂級足球賽事,只是宇通助力絲路經濟帶綠色交通建設的一個縮影,借力“一帶一路”,宇通客車正鋪開“出海”新畫卷。
歷時3年,
河南造新能源客車如何敲開“油氣大國”大門
從立志拿下訂單,到簽署合同,再到讓新能源客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駛入“油氣大國”卡塔爾,成為時下被點贊的世界頂級足球賽事的“中國制造”,需要努力多久?宇通海外中東區大區經理沈輝給出的答案是:3年。
彼時俄羅斯世界杯已經結束,在服務賽事的眾多客車品牌中,宇通用車數量排名第一。沈輝也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民族品牌帶到卡塔爾,再次服務頂級足球賽事!
不過,卡塔爾盛產石油和天然氣,是典型的“油氣大國”,單從經濟回報角度來講,并沒有強烈的購置新能源車輛的需求。“首先,新能源車輛在全球范圍已經成為趨勢;其次卡塔爾政府本身有意愿也有財力,想把這屆頂級足球賽事舉辦得與眾不同;第三,經過在阿聯酋的試運營證明,我們的車輛在中東這些高溫國家運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沈輝介紹,隨后,宇通卡塔爾團隊在此后的逐層溝通中,打開了局面。
接下來面臨的難題是如何讓客戶選擇宇通?據介紹,投標過程中,來自全球20多家企業同臺競標,其中還包括不少歐洲企業。沈輝說,面對激烈的競爭,項目團隊充分挖掘客戶的關注點和需求點,針對不同利益相關方制定相應方案,用專業的、合適的、能夠滿足其利益需求的專屬策略,來贏得卡方的信任。歷經一年多時間的談判和投標,宇通與卡塔爾成功簽署了1002臺客車的合同,這一過程中光是提交的標書就重達100多斤。
彼時,受疫情及國際貨運資源緊缺的影響,卡塔爾賽事相關的部分項目出現了延期的情況,宇通基于交付目標和合同要求,充分策劃工廠核查、樣車開發、樣車檢驗、批量生產、海運計劃、市場調試等一系列執行計劃,保證每一個執行環節。
最終,在內部拉動和外部協調下,2021年12月,741臺純電客車提前發運,從鄭州出發,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直抵石油國家卡塔爾,交付卡塔爾國家運輸公司,這也標志著中國宇通助力卡塔爾公共交通大規模電動化完成一個關鍵節點。
交付并不意味著終點。“截至去年六月份,我們先后給客戶培訓了200多個維修人員、2000多名司機,讓他們提前熟悉我們電動車的構造,了解電動車和柴油車的不同之處,幫助他們在駕駛過程中能把電動車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沈輝說。宇通還從全球各個業務大區又抽調精英,為做好車輛試運營及演練的服務保障,組成了126人的服務保障團隊,為世界杯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從2022年初,宇通最早一批服務保障人員,在卡塔爾已經駐守長達九個月時間。
從產品輸出到技術和標準輸出,
宇通借力“一帶一路”鋪開“出海”新畫卷
888臺新能源客車服務卡塔爾頂級足球賽事,只是宇通助力絲路經濟帶綠色交通建設的一個縮影。目前,宇通累計已向4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客車8.6萬輛,全球占有率超10%。近年來,隨著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宇通客車作為中國制造業代表,不僅助力中亞各國交通優化升級,推動當地出行領域低碳綠色轉型,也進一步提高了當地制造業水平。
面對“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機遇,宇通在海外的戰略不斷升級,加速從單一的產品貿易轉變為產品、技術、人才與資本共同輸出的產業戰略布局。通過本地化運作,宇通在這些國家輸出了中國客車技術、供應鏈服務能力、商業模式和標準,將帶動更多中國商品、中國品牌、中國企業“走出去”,為中國制造的海外品牌建設提供有力推動。
在烏茲別克斯坦,從2012年到2022年,宇通出口當地近500臺客車,在中國出口該國的客車品牌中占比達50%以上。
在哈薩克斯坦,宇通客車深耕已十七載,累計銷售超3800臺大中型客車。在當地建設了QazTehna客車組裝工廠每年可生產1200臺宇通客車和500臺工程機械。
在巴基斯坦,宇通已成為當地第一大中國客車品牌,從2008年至今,累計銷量超過2100臺。2015年,宇通位于巴基斯坦的組裝廠正式開工投產,截至2021年年底已完成1500臺客車組裝生產。
以本屆世界杯公共交通服務保障為契機,宇通與卡塔爾也開展了深度戰略合作,在卡塔爾自貿區建立電動客車工廠,后續KD工廠的奠基和工業人才培養等計劃也將為卡塔爾客車制造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助力卡塔爾實現綠色公共交通轉型,成為中東,乃至全球公共交通第一個大規模電動化的國家,從石油大國走向電動化大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