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降溫,出現雨雪、大霧、團霧天氣,對營運駕駛帶來一定的影響,今天給各位駕駛員師傅帶來雨霧天營運駕駛操作規范幾點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給各位帶來幫助。
一、要保持擋風玻璃的清晰度,駕駛員可用干毛巾粘少許洗潔精進行擦拭,擦拭后的擋玻會變得干凈、清晰,有利于駕駛員安全行車。
二、雨天行車,路面濕滑,如果車速過快,遇有行人橫穿等緊急情況,車輛難以定點停下,引發追尾、撞傷行人和車輛側翻等意外事故。“寧停三分,不搶一秒”,駕駛員一般在40碼以內行駛比較安全。
一定要隨時注意前車行駛速度和方向,不要因前車速度慢而加速超車。在行車時要密切觀察外界各種行人及非機動車、機動車的動態,嚴格控制車速,遇情況或停站時,必須提前減速,輕踏制動踏板,轉彎時不要急打方向,以防側滑。
雨天行車,應隨時注意觀察前后車輛與自己所駕車輛的間隔距離,保持適當的跟車安全距離,提前做好采取各種應急措施的思想準備。到站停車時,應在距站臺30米左右減速,輕點剎車,使后面跟車有足夠的應急準備時間,避免由于急剎車造成碰撞或追尾。
三、霧天行駛時,開啟防霧燈(黃燈)或近光燈和尾燈。能見度在50m以內時,將車速控制在5km/h以內;能見度不足10m時,應當停駛。
四、雨天霧天,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者,交通法規意識淡漠,為了趕時間上下班或回家,他們爭搶車道,橫穿猛拐,使駕駛員措手不及。遇到緊急情況時,駕駛員應減速慢行,必要時可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切不可開賭氣車,與行人、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爭道搶行,防止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