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十四五”期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創建城市名單,酒泉市成功入選。據了解,國家公交都市創建期原則上為3年,酒泉市將嚴格對照《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管理辦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筑牢公交安全防線,全力推進公交都市建設,力爭成功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
酒泉市創建公交都市優勢顯著
近年來,酒泉市深入貫徹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持續健全公交優先政策體系,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力度,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激發公交運營主體活力,有效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能力,統籌推進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為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幸福美好新酒泉提供了良好支撐。
“2018年,酒泉市被確定為全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和陸港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2022年,省第十四次黨代會賦予酒泉市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在中巴經濟走廊、絲綢之路經濟帶、河西走廊經濟帶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具備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的區位條件。”市公路運輸管理局局長王立明說。
據介紹,酒泉城區已形成比較完善的棋盤式道路網絡,其中包括酒嘉快速路、肅航公路連接線兩條快速路,西大街、東大街、濱河北路、世紀大道、解放路、金泉路等29條主干路。其中,快速路18.622公里,主干道79.831公里,次干道56.324公里,支路30.238公里,道路總長度185.015公里。至2022年底,酒泉城區開通常規公交線路27條,酒泉—嘉峪關城際公交線路1條,運營線路總長度279.4公里,擁有新能源或清潔能源公交車154輛,年客運量達2054萬人次。
酒泉市作為全省第二個實現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城市,目前可選擇交通一卡通、支付寶、微信、乘車碼、云閃付等多種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線路,乘客使用交通一卡通占比10%、現金支付占比43%、掃碼支付占比47%。目前已開通運營3條城鄉公交線路,運營發車38班次,實現了城市公交線網的進一步延伸,有效促進城鄉客流雙向流動,致力于打造普惠均等、便捷舒適、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的城鄉客運服務體系。
目前,酒泉城區共有3座公交停車場,總面積46053平方米,配置停車位160個、充電樁142個,設有加氣站1座。建成公交停靠站442個,其中港灣式停靠站12個,500米站點覆蓋率為83%。建成投入使用智慧公交平臺2個、監控中心1個,所有公交車均裝有6個至12個攝像頭,用于監控車輛運行情況。
針對老年人在城市出行中面臨的最突出和最迫切的需求,市交通運輸局于2022年發布了《關于印發2022年推行適老化交通出行服務等3件更貼近民生實事工作方案的通知》,將施行推動城市公共汽電車站臺適老化改造,打造敬老愛老服務城市公交線路,計劃新增或更新低地板車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電車等,不斷提升老年人交通出行便利水平。
此外,為推動酒嘉一體化發展,酒泉市開通酒嘉城際公交,運營車輛15輛,線路總里程為19.5公里,加強酒嘉之間的聯系,并與機場銜接,滿足了對外交通的發展需求,方便了市民出行。
打造具有酒泉特色的公交都市
作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開發利用示范區,酒泉市緊緊圍繞國家“雙碳”目標,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構建綠色低碳的城市發展環境。2022年,酒泉市先后印發了《酒泉市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區創建2022—2025年行動方案的通知》《關于加強城市客運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打造低碳綠色出行體系、有效推進城市客運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酒泉市具備基礎條件、政策保障、規劃引領、出行需求、低碳環境、社會氛圍等方面的相對優勢,完全符合城區人口規模、綠色出行發展基礎、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政策及規劃編制等方面的條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喬天舉說。
據了解,酒泉市公交都市建設范圍與《酒泉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的城市規劃區范圍一致,西至酒泉市界,東至總寨鎮、泉湖鎮行政邊界及規劃酒航高速,北至規劃酒嘉繞城高速,南至西洞鎮行政邊界,包括酒泉市的中心城區、總寨鎮、西洞鎮、泉湖鎮、西峰鎮、果園鎮、銀達鎮。
為打造國家公交都市,酒泉市將圍繞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和城市交通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方向,充分發揮政策保障作用、規劃引領作用,重點抓好9項創建任務,使公交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交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低碳綠色公交不斷發展、智慧公交系統進一步加強,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
同時,酒泉市將不斷擴大公交線網,優化公交結構,形成常規公交、特色公交、定制公交、酒嘉城際公交等相互銜接有序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將達35%,萬人公共交通車輛保有量10標臺以上,酒泉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90%,旅游景點公交線路覆蓋率達100%,特色產業工業園區覆蓋率達98%。進一步完善公交樞紐支撐作用,公共汽電車進場率達100%,城市公共汽電車港灣式停靠站設置率提高到4.5%,推進公交暢通提速建設,公交專用道比率提高到3.8%,改善無障礙適老化出行環境,無障礙城市公共汽電車站臺設置率提高到10%,公共交通一卡通使用率得到明顯提升。公共交通正點率達98%,早晚高峰時段公共交通平均擁擠度下降到70%,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達到95%,城市公共交通節能環保水平再上新臺階。
“下一步,酒泉市將落實公交優先發展理念,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機動化出行中的主導地位,充分利用酒泉旅游資源和區位優勢,創建具有酒泉特色的公交都市。”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科科長任偉說。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