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南公交采購的50臺“地鐵巴士”公交車陸續上線運營,分別投放在127路、632路、703路等公交線路上,在更換老舊車輛、充沛線路運力的同時,為廣大市民帶來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的公共出行體驗。
作為公交適老化服務的明星產品,地鐵巴士應用了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效率更高的軸向磁通電機,將驅動電機直接布置在車輪旁邊,從而使公交車擁有和地鐵一樣的“純平地板”,沒有任何臺階和踏步的阻礙;同時后輪中間的過道寬度相比較傳統公交車大幅提升,無論是輪椅、童車還是手推車都可輕松通過。
車廂內部空間的進一步釋放,使得地鐵巴士擁有更加強大的載客運力。按照國家標準測算,淮南公交此次投放的這批8米地鐵巴士單車最高載客能力可達76人,與10米傳統公交車相當;而從線路實際運行情況來看,127路以學生客流為主、703路以城鄉客流為主,“都存在非常明顯的客流潮汐現象,用大型車輛的成本比較高,用傳統8米公交又存在高峰時段運力不足的問題”,采用地鐵巴士公交車,“小車型即可實現大運力”,完美契合線路客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同等運力車型,地鐵巴士的車輛軸距更短,轉彎更靈活,通過性更好,車身穩定性也更強;另外,采用地鐵巴士系統后,公交車的后車門可以布置在后輪胎之后,最大程度保障乘客安全。
截至目前,地鐵巴士已在全國40余座城市批量上線運營,在提升各個城市現代化形象的同時,也對構建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模式,倡導“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理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