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日)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100天的日子,本屆大運會將于今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舉辦。比賽項目共設18個大項、269個小項。今年3月,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國際技術委員會和團體項目技術主席,實地考察了成都大運會場館硬件設施、競賽組織、場館運行,認為符合國際大體聯要求,能夠滿足正賽需要。三年多來,成都秉承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的理念,完成了49座場館的新建、改擴建任務,多元化布局建設體育公園、社區運動角、天府綠道運動新空間,不斷滿足市民運動健身、體育文化需求。
交通保障工作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今天距離成都大運會舉行還有100天的時間,交通保障工作作為大運會各項籌備工作的重要一環,目前也進入到最后的沖刺階段。
對于大部分參加成都大運會的各國代表團來說,抵達成都的第一站,將從天府國際機場開始。四川邊檢部門將提前掌握賽事舉辦期間口岸出入境航班及人員流量情況,科學劃定邊檢查驗專區、通道,確保大運會參賽嘉賓、運動員順暢通關。走出機場,多種便捷高效的市內交通方式,將讓大運會的運轉更加高效。
記者:這里是成都公交集團設置在大運村旁的服務大運會的主力場站,可以實現車輛的充電、加油、維修和清洗。在大運會期間,成都公交集團一共投入近3000臺車輛用于賽事保障,大巴車有1158臺,其中新能源占比超過70%,在便捷的同時,綠色交通正踐行著綠色辦賽理念。
記者:如果選擇地鐵出行,你可能會坐上大運會倒計時100天的主題列車。車內設計以“成都成就夢想”為主題,將太陽神鳥作為主要視覺元素。車廂不僅被打造成了一個個移動的運動場,還融入了成都的地標性建筑,看上去更像是一座行走的天府文化體驗館。
成都市民:作為一個成都人,非常地期待大運會的開幕,大運主題列車的氛圍比較濃厚。
目前,成都已經規劃賽事活動保障線路486條,梳理了連接49個場館的公共交通線網,完成了大運會交通運行指揮調度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專用車輛固定線路導航、交通信息動態發布與查詢等交通運行管理服務功能。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