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記者從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做好退役軍人優待工作,結合安徽省實際,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和省國資委起草了《關于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享受公共交通優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以省政府名義發布,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征求意見稿,從對象范圍來看,全國范圍內的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包括現役軍人、現役軍人家屬、退役軍人以及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以下簡稱“三屬”),統稱為優撫對象。院士和專業技術三級以上,以及相當職級現役干部轉改的文職人員,按照與現役軍人同等優待規定執行,其他文職人員參照現役軍人享受有關優待政策。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記者了解到,優待內容包括設立軍人專用候車室(區)、優先通道(窗口),為乘坐境內運行的火車(高鐵)、輪船、客運班車以及民航班機的現役軍人軍屬、殘疾軍人、“三屬”,提供優先購買車(船)票或值機、安檢、乘車(船、機)的服務,隨同出行的家屬可一同享受優先服務。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免費乘坐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和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殘疾軍人乘坐境內運行的火車、輪船、道路班線客車和民航班機享受減收正常票價50%的優惠等。
根據征求意見稿,各市、縣人民政府每年應將退役軍人和“三屬”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的補貼費用納入財政補助統籌考慮。財政部門負責落實保障資金,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交通運營單位予以補貼并及時發放;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落實好公共交通優待政策;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及時發放優待證,并督促交通運輸、國資部門落實所屬企業公共交通優待相關政策,實現優待證公共交通刷卡功能,為優撫對象憑優待證享受公共交通優待政策創造條件。
此外,各相關責任單位結合自身運營建設實際,設立優撫對象服務站點或窗口,做好政策宣傳,提升服務質量。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面向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出臺更大幅度、更多形式的交通優待舉措。
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市積極探索與省際毗鄰地區開展城際交通領域優待事項合作共享、互聯互通,為安徽牽頭實現長三角優待事項一體化積累經驗。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