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召開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為進一步加強公交專用車道的精細化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持續推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部署要求,結合公安部《關于推出公安交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10項便利措施的通知》精神,市公安局交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在認真研究論證當前中心城區公交專用車道布局、公交車流量、高峰小時公交斷面客流量的基礎上,制定了成都市中心城區公交專用車道優化調整措施,將從6月1日起實施。
本次優化調整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一是取消東城根上、中、下街,府青路二段等“瓶頸”路段的雙向公交專用車道。
二是調整部分公交專用車道的啟用時間,在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逐步放開部分公交專用車道。在科學測算公交運力的基礎上,根據公交運營時間、客流特征和道路通行情況,先期將10條公交專用車道高峰小時斷面客流低、途經公交線路少的道路公交專用車道的啟用時間調整為工作日7∶00-9∶00、17∶30-19∶30。具體道路為:錦興路、楓丹路、益新大道、新光華街、銀杏大道、合作路、中環路雙店路段、龍港路、蜀龍路、華冠路。相關路段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公交專用道不再啟用。
三是適度放寬公交專用車道使用車型。允許制式校車,核定載客人數10人及以上(懸掛大型汽車號牌)的載客汽車使用公交專用車道。
圍繞上述三項措施,市公安局交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將聯合發布《關于優化公交專用車道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明確公交專用車道通行規定。目前,正在結合公交專用車道優化調整內容,改造完善相關交通標志、標線等交通設施,同步調整相關的電子警察抓拍設備。
當前,成都市公交專用車道總里程已達1083.7公里,連線成網,覆蓋了主要公交客流走廊,接駁覆蓋232座地鐵站,平均每天服務公共交通出行乘客超過221萬人次。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