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7日從福州交通運輸部門獲悉,福州現有4606輛公交車,其中純電動公交車3297輛,電動化率約為72%。面向公交車的充電樁達565個,能夠“喂飽”公交車,還有充電服務余量。充電站運營企業表示,將著力提升社會化服務能力,逐步將符合條件的公交車專用充電站面向社會開放。
據福州交通運輸部門數據統計,截至6月,福州市面向公交車的充電樁達565個,折合標準樁1526個,基本分布在公交場站和客運站內。“按照每個標準樁滿足3輛公交車充電的需求,現有充電樁能滿足4578輛新能源公交車的充電需求。”市道運中心公交科工作人員說。
每晚10點后,位于倉山的浦上充電站迎來一天中的充電高峰,結束白天運營的公交車駛入場站,有序停靠站點充電。“一輛普通電動公交車,大約1個半小時就能充滿電。”運營方左海集團所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營部負責人介紹,浦上充電站占地180畝,分三期陸續建成投用,設充電樁49個,折合標準樁141個,每天可為400輛公交車充電。整站功率達8250KW,是全省規模最大、年充電量最大的集中式快速充電站。
左海新能源是福州充電量第一的充電服務運營商,已投用運營22座直流快充站,服務福州35%的電動公交車,累計充電量達2.6億千瓦時,年服務車輛85萬輛次。“今年一季度,企業累計服務新能源車超過22萬輛次,比增25%。”企業運營部負責人說。
據了解,洋里充電站是近年來左海新能源建成的第二大充電站,共有26個充電樁,其中7個直流雙槍充電樁向社會開放,可同時為14輛私家車、網約車充電。白天公交車出場后,充電樁就向社會開放,一輛小車將近1小時就能充滿電。
“我們劃分不同的區域,使公交車和社會車輛錯時充電,實現場地重復利用,提高充電樁效率。”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有3個場站試點對社會車輛開放,洋里充電站月均為新能源汽車充電800余輛次。
左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公司將面向外部市場,著力提升社會化服務能力,逐步將符合條件的公交車專用充電站面向社會開放,同時規劃建設“光儲充放”一體化快速充電站,滿足更多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