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過后,又將迎端午、暑期等出游節點。一波接著一波出行高峰下,一些交通難題也接踵而至。如何保障交通道路安全暢通、切實提升出行服務品質,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促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針對不同交通場景,探索智慧交通領域的每日互動為此則提供了相應的破局方案。
難題成疾:
從城市交通到公路交通均存治理痛點
簡單按照城市范圍劃分,城市道路,顧名思義,是在城市范圍內、通達城市內各地區、為城市自身服務;公路則連接起各個城市、鄉村,又可分為高速公路、一至四級公路等。不管是城市道路還是公路,在治理時均面臨著共通難題。
當下,城市交通擁堵已經成為城市病中最常見、最多發、最突出、最重要的難題。據公安部門統計,2022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3.19億輛,汽車駕駛人達4.64億人,全國84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隨著城市人口加速增長、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交通設施漸趨復雜,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時面臨的新問題、挑戰層出不窮。
轉至高速公路場景,一些痛點同樣尤存。當高速行駛在公路上時,當前方出現異物或車禍時,若不能及時發現異常事件并快速預警的話,那么很容易導致后續車輛“排長龍”,甚至發生碰撞、側滑、翻車等事故。而傳統的視頻監控、人工巡檢等預警方式,在光線不好或者道路出現透明液體等特定拋灑物的情況下,往往檢測效果不佳,也容易出現漏檢或誤檢的情況。
對癥下藥:
每日互動運用前沿技術尋求突破
鑒于上述普遍情況及痛點,作為數據智能領先企業,每日互動則希望運用前沿技術助力交通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創新,提升交通治理現代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針對城市交通領域,每日互動如今已聯合生態伙伴推出了“數智綠波”產品,該產品能夠幫助交警部門高效完成信號燈智能配時、綠波路線智能協調優化等工作,實現路網交通流的數字化建設和智能調度管理,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提升各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相較傳統配時或人工協調的綠波帶方案,每日互動所倡導的“數智綠波”產品,則是在安全的計算環境下將多方動態數據融合計算,可根據路面的交通流數據進行快速優化,實用性、靈活性更高;該產品以交通流數據和智能算法為支撐,大大減輕了對專家經驗的重度依賴,操作也更加簡單;與此同時,該產品還可基于整個區域進行整體協調管控,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高的效率。
目前,“數智綠波”已經率先在杭州、溫州、湖州等多個地市落地,并取得良好反饋。以今年3月正式運行的溫州大道“潮汐綠波”為例,市民按照建議時速、方向在高峰期駕車行駛時,即可體驗一路綠燈,顯著縮短了行車時間。目前,溫州市區已投用51段“綠波路段”,平峰時段市民基本可實現“最多等一次”,出行更加安全、有序、暢通了。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