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客車8月份銷量同比增長37.19%
9月5日,宇通客車公布了8月份產銷數據快報。數據顯示,8月份銷售量3899輛,同比增長37.19%。其中大型客車銷量為1934輛,同比增長87.95%;中型客車銷量為1506輛,同比增長52.43%。
數據顯示,宇通客車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11.14億元,同比增加34.56%;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4.70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客車頭部企業上半年利潤暴增,與進入二季度以來,國內旅游市場持續火爆,帶動6米以上客車市場銷量提升有關。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6米以上客車市場共銷售新車39332輛,同比增長17.61%,大幅趕超去年同期。其中,宇通客車、蘇州金龍、廈門金旅、廈門金龍、中通客車、福田歐輝等客車企業在上半年6米以上客車市場的銷量位列前六位。
新能源客車行業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幫助新能源汽車的成長。在關鍵技術上的優勢造就了產業鏈的優勢。在電動智能汽車的時代,中國的產業鏈將助力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像比亞迪這樣在電池、電子和電芯等領域都有技術優勢的企業,自會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此外,很多中國品牌,也一直在產業鏈上進行深耕,力爭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國新能源客車企業在與時間賽跑。在這一點上,老牌的歐美傳統汽車企業并不占優勢。此時,立足本土市場發展的中國企業的優勢便凸顯出來。
而這樣的速度,一方面可以助力打造本土產業鏈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會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加入到這條具有優勢的新能源客車行業產業鏈集群中。在“雙碳”愿景下,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等綠色出行方式的比重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出發點,乘用車新能源趨勢不可逆轉。
新能源客車市場發展現狀及市場供需分析
2023年上半年,受“國補”退出影響,新能源客車市場熱度受到了一定影響。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仍處于政策切換后市場適應的調整期,銷量下滑屬于大概率事件,隨著地方政府等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出臺及新能源客車本身優勢的逐步凸顯,市場必將回暖上行。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其重點關注的25家涉及新能源客車產銷的企業(不包含未報備企業數據)共銷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3868輛,同比下降5.91%,環比增長43.58%。
據中汽協數據,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國客車累計出口4.19萬輛,同比增長1倍。其中,大型客車出口0.93萬輛,同比增長1.2倍;中型客車出口0.18萬輛,同比增長23%;輕型客車出口3.07萬輛,同比增長1倍。新能源客車累計出口5356輛,同比增長1.2倍,占客車出口總量的12.79%。
近年來,隨著國內環保政策的相繼出臺,新能源汽車逐漸興起,國內對于公交客車的更新換代有了較大的需要,很多城市開始采購新能源公交車,淘汰掉老舊的產品,行業增速較高且波動幅度較大,新能源客車行業的發展能力較高。
隨著環境治理進程的不斷推進,綠色發展理念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節能 減排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客車行業的發展也會發生較大的轉變,新能源客車的發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大,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從市場發展角度來看,我國新能源客車整體上 具有顯著的增長趨勢,新能源客車的銷量水平也明顯提升。
“十四五”期間,公共領域用車的新能源化替代,將對客車市場形成一定的支撐;而三四線城市公交車的電動化替代,一定程度上將拉升中大型客車需求。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新能源客車行業報告對中國新能源客車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