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展獲悉,近日,上海青浦工業園區工作的人們發現,園區里多了9輛“綠色接駁車”。
不同于以往的接駁班車,新增的這些接駁車,能源消耗做到了“綠色零污染”。
從外觀上看,氫燃料電池車與常規車輛無異,但內部另有乾坤。其車身內裝有燃料電池發動機及5個儲氫瓶,5個儲氫瓶可儲存氫氣35千克。這些儲氫瓶就是車的“動力源”,單次加氫時間僅需十幾分鐘,可行駛約450公里。加進去的是氫,排出來的是水蒸氣,氫燃料電池車真正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
再細致觀察,還會發現這些氫燃料電池接駁車尾標有“氫燃料”字樣,車牌號是以“F”結尾。據了解,這批車是由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生產,搭載了青浦工業園區內的企業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批量交付的氫燃料電池系統。
首批9輛氫燃料電池車近日正式投入到園區的7條接駁班車運營路線中。“第一次試乘氫燃料電池車,有點激動,因為我本身也是從事相關工作的,現在看到應用場景落地,覺得之前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乘客陳女士說。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做好車輛保障服務,在交通運輸領域推動氫能產業示范應用,為青浦發展注入綠色‘新動力’。”園區接駁班車服務商相關負責人說。
氫能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氫燃料電池車是氫能的主要應用之一。據了解,氫能產業是青浦工業園區近年來重點打造的產業方向。目前,園區已引進氫能產業相關企業21家,初步形成了“加氫站—核心零部件—氫能車載設備—整車”綠色生態鏈。
青浦工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園區將繼續深入踐行生態綠色的發展理念,融合青浦優異的生態基底和氫能綠色高效的產業發展特色,加強服務保障,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