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國第一輛自動駕駛巴士在法國的馬恩河谷省(Val-de-Marne)開始試運行,巴士由中國中車研制,它將在真實的交通狀況下運送乘客。
該巴士為中車電動城市公交系列C12AI,車身長12米,以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為依托,可全方位實施人、車、路動態信息實時交互。
法國新聞資訊臺TF1報道稱:從外觀上看,這輛100%純電動的自動駕駛巴士和普通巴士似乎沒有區別,但實際上,直接駕駛車輛的并不是駕駛員,而是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只有在緊急情況下,駕駛員才會重新接管方向盤。
自動駕駛巴士在克雷泰爾(Créteil)和蘇西恩-布里(Sucy-en-Brie)之間運行6公里,乘客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坐下來系好安全帶。一位乘客表示:“我很放心,我覺得人工智能比某些司機開得更好。”另一位乘客希望這項技術擴大推廣范圍,她說:“很快,我們可能就不用自己開車了。”
C12AI在法國巴黎大眾運輸公司393號線路部分路段進行路況實測。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公交車司機揚·弗朗索瓦(Yann Fran?ois)說,在大多數情況下,由于傳感器能夠預測交通中的所有危險,駕駛過程非常流暢,全程基本不用握著方向盤。
據悉,該試運行項目旨在“讓系統學習盡可能多的東西,從而逐步發展自主交通”。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革新總監吉爾·陶贊(Gilles Tauzin)稱:“下一步,我們將在交通中測試在完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公交車自主運行,我們的長期目標是能夠在法國和國外更好整合自動駕駛交通服務。”
此外,中車電動公司還與多家法國企業合作,優化了“路口優先通行”技術,讓自動駕駛客車在臨近路口時觸發有限通過信號,縮短其在路口等待和通行的時間,將車輛在整個路段運行時間從40分鐘縮短至23分鐘。在合作過程中,通過對比中國和法國道路交通情況的不同,為此次在法國運營的自動駕駛客車進行了專項技術升級,積累了寶貴經驗。2024年,中車電動公司將提供3臺12米智能駕駛車到法國巴黎開展線路運營。
未來,中國中車將繼續提升智能網聯技術水平,積極助推我國自動駕駛客車挺進更廣闊的國際舞臺,持續提升全球智慧裝備綜合能力水平。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