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訊城市公共交通是旅游經濟繁榮的重要保障,記者從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下一步,市交通運輸部門將采取多項措施,助推文旅消費全面升級。
今年以來圍繞我市重點商圈及旅游景區夜經濟發展,結合居民出行、軌道交通接駁、交通擁堵治理和城市更新等工作,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公共交通運營企業持續優化夜間消費公交線路設置,加強夜間經濟聚集區公共交通運力保障,助推城市經濟發展。
具體措施包括:累計優化調整公交線路55條,完成市辦實事年度任務的78.5%;開展旅游旺季公交末班車延時,加強公交與地鐵有效銜接,共計延時83條末班車時間,更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按期完成浮山森林公園周邊公交11處站點新增和遷移,極大提升出入公園便利度,市民認可及滿意度達到94.7%;積極配合我市中山路步行街改造項目,研究制定18條公交線路調整方案(10月8日正式實施)。
下一步,我市公共交通將在助推文旅消費全面升級,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等方面持續發力。密切關注大型文化旅游項目和消費新場景市民出行需求,科學設置公共交通線路,加強景區間公共交通的銜接;加強夜間經濟聚集區公交運力保障,在旅游旺季適當延長公交、地鐵運營時間,方便市民夜間出行;公共交通更好服務藝術節、特色集市、美食節等文旅主題活動,在旅游旺季推出夜晚9:00后公交、地鐵“一元通城”服務,助力片區旅游經濟發展。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