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多和交通新業態的興起,近年來,汽車客運站客流量銳減,營收下降嚴重,全國不少地方出現了汽車客運站停運或搬遷轉并的情況。面對服務供給結構性矛盾,汽車客運駛入轉型之路,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成為未來行業發展趨勢。
汽車客運站是提供道路客運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長期以來在服務保障公眾出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為城鄉居民提供長途交通服務。
然而,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卻出現了汽車客運站停運或搬遷轉并的情況:廣東佛山4個汽車客運站關停、海南海口港口汽車客運站整體關閉、福建福州汽車站停止使用……“客運站要消失了嗎”等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受到各界關注。
汽車客運當前發展面臨哪些困境?背后的原因有哪些?未來該何去何從?近日,《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客流量銳減,營收下降嚴重 山東濟南長途汽車總站曾多年占據著國內公路汽車站售票收入、乘客發客量、發車班次全國第一的位置,日發客量一度達到15萬人次。如今,這座曾是行業龍頭的汽車站人氣下降明顯。
近日,記者走訪該車站,空曠的售票大廳里,乘客并不是很多,排隊買票的多為年齡大一些的旅客。走進車場,不時有省內、省外方向的車輛進出站,但很少有滿員的,有的客車只坐了五六個人。
“現在客運量日常每天在1萬至1.2萬人次?!睗祥L途汽車總站工作人員郭韓峰向記者介紹說。
旅客數量下滑、經營效益下降、運營成本增加……國內的眾多汽車客運站正在經歷與濟南長途汽車站相似的命運,一場“寒冬”席卷汽車客運行業。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道路客運客流量大幅下降,汽車客運站進站客流隨之減少,場站設施利用效率明顯降低,汽車客運站服務供給結構性矛盾凸顯。”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日前表示。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全國公路營業性客運量在2012年達到頂峰355.7億人次,此后持續下降,到2022年僅為35.5億人次。截至2022年底,全國二級以上汽車客運站2800余座,客運業務普遍收不抵支,僅約20%通過“以商養站”方式實現盈虧平衡。
出行多元化帶來沖擊
昔日熙熙攘攘,如今蕭條冷落,是什么導致了汽車客運行業走“下坡路”?有業內人士認為,長途汽車客運的沒落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私家車的沖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日益普及,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標配”,之前客運汽車的客源大量轉變為私家車主。
根據公安部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7億輛,其中汽車3.19億輛,汽車駕駛人達4.64億人。在長途出行的高峰春運期間,自駕出行的人群快速增長。2023年春運中,自駕出行已占到全社會人員流動量的66.3%,較2019年提高19個百分點。
同時,網約車也進一步分流了長途客流。不少汽車客運從業者認為,順風車、網約車對長途客運的沖擊很大。
33歲的鄭燕青已經在北京安家立業,但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老家河北邢臺探望父母。以前,她一般都會選擇乘坐長途汽車往返北京和邢臺,現在她已記不清上次乘坐長途汽車是什么時候。
“打順風車價格多不了多少,時間更快、更舒適,而且是從家門口到家門口。”鄭燕青說,現在,老家的親戚朋友往返北京都會選擇順風車。
此外,高鐵動車對長途客運的沖擊也不容小覷。近年來,高速鐵路網加快構建,已覆蓋至越來越多的縣級行政區。和傳統客運相比,高鐵不但速度更快,還更舒適,優勢明顯。
汽車客運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盡管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但汽車客運的“使命”仍未結束。道路客運在交通運輸體系的基礎性、主體性地位不會發生變化,汽車客運站在服務保障公眾出行方面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在一些鄉鎮地區或交通發展相對滯后的三、四線城市,汽車客運仍是群眾出行的重要方式。
作用不可或缺,轉型勢在必行。今年7月,交通運輸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汽車客運站轉型,加快構建網絡化、便捷化、多元化的客運站點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要?! ∧壳?,各地的汽車客運站已開始嘗試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山東濟南長途汽車總站推出“齊魯出行”定制客運網絡平臺,旅客可根據個人需求就近選擇地點、時間乘車。貴陽金陽客車站在客流密集地段設置多個服務點,通過變“一路直達”為“多點串聯”,更好滿足旅客便捷出行需求……
下一步,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的運輸服務將成為汽車客運發展趨勢。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周曉航表示,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需求日益旺盛,道路客運要提供更多品類豐富、方式可選的品質化出行服務,加速推進技術升級,重構出行服務鏈,推動客運服務與產業鏈上下游、前后向融合發展。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