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已印發《關于啟動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確定北京、深圳、重慶、成都、鄭州等15個城市為本次試點城市。鼓勵這些城市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這15個試點城市分為三類,分別有何特點?公共領域車輛的電動化將帶來哪些利好?
鄭州被列為入圍城市的第一類,作為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當地圍繞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在公交車、巡游出租車全部新能源化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網約車、物流車新能源化。
鄭州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規劃分院院長王鵬英介紹:“目前,鄭州新能源車輛各類充電終端保有量達2.5萬個,新能源貨車保有量與可用于新能源貨車充電樁總量的比值達3:1以上,超額完成4:1的國家標準。截至目前,新能源網約車占比超過70%,新能源輕型物流車存量達2.6萬輛。”
王鵬英說,未來,鄭州市作為試點城市將繼續加快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持續推動交通運輸車輛低碳轉型。
王鵬英表示:“在充電樁建設方面,謀劃推動利用國省干線、公交場站等資源建設新能源充電設施。對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汽車,可在自由停車場建設充電站,也可在其運營線路沿途規劃建設專用快充站,并鼓勵對外提供公共充電服務,滿足企業自身電動汽車發展與社會充電的需求。加快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完善打造城市綠色貨運配送基礎設施三級網絡體系。”
深圳也是試點城市之一,它的電動化水平目前排在全國首位,同時也是新技術示范高地。在物流運輸領域,預計到2025年,深圳新能源物流車保有量將增加到11.3萬輛。
截至2022年底,深圳共在900多條公交線路投入了純電動公交車近16000輛,同時深圳也是全球第一個實現網約車全面電動化的城市。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智慧交通處副處長楊東龍表示:“公交、出租實現純電動化之后,我們整個能耗比已經下降了70%。接下來我們深圳市將會在海鐵聯運、水鐵聯運等等方面,繼續加大綠色交通的推廣力度。”
第二類城市中,除了有寧波、廈門這類港口城市,河北石家莊也在其中,它的試點側重點是美麗鄉村綠色低碳交通轉型示范。一提到給車充電,很多人都會焦慮,找不到充電樁怎么辦,尤其在郊區和村莊,充電樁的難題如何解決?石家莊市藁城區的薛先生近期正有這樣的經歷。
薛先生告訴記者:“因為我家是農村的,之前還有顧慮,怕在院里安充電樁比較麻煩,但是沒想到我剛把新車開回家,供電公司就聯系我辦理充電樁接電的事了,效率挺高的。而且現在藁城公用的充電樁也挺多,充電非常方便,冬天也不用擔心續航不夠,找不到充電的地方。”
為助力美麗鄉村綠色低碳交通轉型示范建設,石家莊重點聚焦居民充電樁安裝問題,國網石家莊供電公司營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績一介紹,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農村地區配套電網建設,提升農村電網供電能力,保障充電設施用電需求。
“優化服務方式,及時受理充電設施報裝需求,開通集中式充電設施報裝綠色通道,落實充電設施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引導電動汽車車主降低充電成本,為先行區試點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王績一說。
海口和長春此次試點被劃分在第三類,長春的季凍區推廣普及示范意義重大,“光儲充放”一體化占據優勢。長春公交集團技術設備部副部長張銀平介紹,目前集團新能源覆蓋線路95條,運營車輛出車率達到98%以上,同時也在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保證純電動車輛順利運行。
張銀平說:“純電動公交車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有效減少大氣污染,使運營成本下降40%-50%。與此同時,充電場站36處,充電樁845個,充電槍1403把,集團充電樁使用率達到90%以上,滿足新能源公交車充換電需求。未來,集團將加快構建以低碳、綠色公共交通為基礎的城市出行服務體系。”
海口在入選試點城市的同時,作為《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明確列及的重點先行區域,一直在提升新能源汽車推廣水平。海口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黃廣龍介紹,接下來會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完成試點期車輛推廣目標。
黃廣龍說:“全市公共領域充電樁接入‘一張網監管與運營服務平臺’占比將達到100%,助力全市充電樁安全監管,并實現互聯互通。推動存量燃油車更替,政策激勵‘藍牌換綠牌’,制定運營獎勵政策,減少電油之間的TCO(總擁有成本)成本差距。全力推進智能充電設施和新能源汽車與智慧交通融合發展創新技術應用,持續推進海口車聯網先導區項目建設,以多場景多主體運營探索商業化模式。”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這次首批入圍的城市不僅規模技術領先,還有特色優勢。像北京、深圳這些城市,在全國來看有一定的領先示范效應,產業規模領先,而且整個城市的體量也相對比較大。第二類都是有特色的地區,在電動化的示范應用中可以有特色性的突破,在某方面能做得比較優秀。像柳州、海口,這些前期已經做到示范性領先的城市,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也使這些小而美的城市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
在公共領域實現車輛全面電動化會有哪些好處?崔東樹認為,先行區試點的啟動將給電動車產業鏈全面發展提供很好的探索。比如大功率充電、換電、V2G、光儲充放一體化等技術方面的發展,都會有一定的突破。尤其是新能源車在發展中像與碳交易的結合,綠色電力交易等等,都有在試點中先行先試的發展機會,對各個模式的探索發展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崔東樹建議,試點城市在開展工作的同時要解決試點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崔東樹說:“對新技術要給予有效的試驗,要注意技術的先進性、發展的可持續性等這些問題,要形成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可復制、可發展、可移植的特征。既要保證先進性,又要保證成本的相對可控,實現買得起、用得好、換得起這樣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態勢。”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