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客車展訊,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進入“十四五”期后(2021年到2025年),國內城市新能源公交車的年度采購總量呈逐年下降趨勢。2023年國內城市公交車的采購數量與2022年同期相比,在采購數量上減少了6905輛。2022年與2021年同期相比,在采購數量上減少了6300輛。
原因分析
針對近兩年國內新能源公交車的采購總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業內普遍認為是國家取消了對新能源公交車的購置補貼、地面公交客流量大幅下降、城市公交運營企業經營效益不佳、地方政府財政資金緊缺,以及疫情的影響等諸多原因造成的。
而相關業內人士通過客觀理性的分析后則認為,有這方面的因素,但這都不是主要的原因。而真正導致近兩年國內城市公交車市場采購總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兩年國內各大城市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的新增、更新、置換任務已基本完成,市場對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的需求量大幅減少,這才是近兩年國內新能源公交車采購總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2016年~2020年),國內新能源公交車的年度新增、更新、置換采購總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年平均增長1.92%。截止到“十三五”期未(2020年),全國已擁有城市公共汽電車70.44萬輛。
“十三五”期間,國家加大了對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的推廣應用力度,開展了國家級“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創建,啟動實施了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及大力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的改造與創建等。為國內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的購置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特別是國家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重點區域內其他城市的使用比例要達到80%。并將其納入各級人民政府任期內的目標任務進行考核。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中央政府下達的新能源公交車更新、置換剛性考核目標任務的省市地方政府黨政主官,將要被中央政府約談。
為努力完成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新能源公交車的更新、置換任務,全國各省、市、區地方政府均出臺了本地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分別對本地區新能源公交車的更新、置換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與數量要求。并積極籌措和落實車輛采購資金,持續加大了對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新增、更新、置換的采購力度。部分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為完成國家下達的新能源公交車更新置換任務,則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車輛采購資金緊缺的問題。
為鞏固“公交都市”創建成果,和達到國家《公交都市評價指標體系》中萬人城市公共汽電車保有量、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共汽電車比率、新增和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電車比率等量化指標考核要求,各創建示范城市高度重視,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完善配套政策、持續加大資金投入、每年都對城市公共汽電車進行一定數量和比例的新增與更新。據中國客車網對近幾年國內城市公共汽電車采購市場的跟蹤,“公交都市”創建示范城市每年所采購的公交車數量,均超過國內城市公交車采購市場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末,全國擁有公共汽電車70.32萬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45.55萬輛,增加3.59萬輛,占公共汽電車比重為64.8%,提高5.6個百分點。2023年將達到54萬輛,占公共汽電車比重將達77%以上,基本上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新能源公交車更新置換任務。
城市公交車新增、更新、置換計劃的編制
國家對城市公交車新增、更新、置換計劃的編制有嚴格的管理規定與規范的流程。城市公交車新增、更新、置換計劃的編制,均是由當地城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根據萬人城市公共汽電車保有量、城市公交年客運量、周轉量、本年度達到使用報廢年限公交車的數量、本年度新能源公交車置換比例等指標,結合公交年客運量對新增運力的需求情況,負責編制本年度公交車新增、更新、置換計劃,并報請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納入當地政府年度財政預算,經“兩會”審議通過后方可執行。
由于現在公交車的采購資金基本上都是政府財政資金,而且投入的資金數額也較大,為確保公交車采購資金的足額到位,必須將其納入政府的年度財政預算中,并經政府“兩會”審議批準予以保證。
全國各城市每年新增、更新、置換公交車的實際采購數量及采購車型等,均由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匯總后,上報國家交通運輸部納入《交通運輸行業年度發展統計公報》對社會發布。
由于前幾年國內新能源公交車新增、更新、置換采購的基數過大,而新購置的公交車在投入運營使用以后,至少有5~8年的使用更新周期,國內各大城市不可能年年都有大批量新的公交車采購。這也是造成近兩年新能源公交車采購總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和國家取消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采購補貼沒有直接的關系。因為今后不管有沒有補貼,國家規定城市公交車的新增、更新、置換,均需推廣使用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
國家啟動新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國發〔2023〕24號】,在優化交通結構,大力發展綠色運輸體系條款中,再次規定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新能源汽車比例不得低于80%,并對重點區域的劃分進行了確認,這將又是一個新的三年行動計劃。
國務院劃定的重點區域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區和辛集、定州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棗莊、東營、濰坊、濟寧、泰安、日照、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商丘、周口市以及濟源市。
長三角地區。包含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市,安徽省合肥、蕪湖、蚌埠、淮南、馬鞍山、淮北、滁州、阜陽、宿州、六安、亳州市。
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晉中、運城、臨汾、呂梁市,陜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市以及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韓城市。
結語:隨著國內最早一批運行使用的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即將達到使用報廢年限 (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和國家《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的啟動實施,明后兩年國內又將迎來新一輪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的更新置換高峰期。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線上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B8ejSBR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