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貨物“搭乘”公交車進出村落。
在很多地方,城鄉公交車上乘客寥寥,而快遞進村的需求卻在持續增加。
于是,一拍即合的“客貨郵融合”應運而生,快遞、貨物可以“搭乘”公交車進出村落。
1月2日,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郵政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郵政集團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力挺客貨郵融合發展。
《意見》提出,鼓勵客車生產廠家結合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需求,優化相應客運車型,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提供更多車型選擇。
《意見》的出臺,再度讓“客貨郵”成為熱詞。
從這一角度來說,寧波一直走在全國客貨郵發展的前列。其中,全國首批符合《意見》精神的客貨郵公交車,就是為寧海“量身定制”的。“寧海模式”還獲評交通運輸部客貨郵發展九大典型案例之一、交通運輸部首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項目等。
過去幾年,寧波是如何通過客貨郵融合發展,進一步打通農產品上行和消費品下行“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的?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客貨郵公交車實現了“人貨分離”。
農村“快遞自由”實現了
斗轉星移,農村消費變革之巨,大大超出你我的想象。
“小到柴米油鹽,大到電視、電冰箱、空調,都時興上網買。”寧海郵政管理局的陳選親眼見證了發生在農村的消費變革,“這幾年,大家用上了智能手機,各式各樣的快遞,每天送都送不過來。”
鄉村“買買買”的能量,已然不容小覷。
但與旺盛的消費需求相比,在客貨郵模式出現之前,快遞進村的便捷程度并不如人意。“拿快遞得去鄉鎮集散中心,從村里出發,要開上半小時的車。”寧海山頭村村民馮超超說,隨著休閑旅游業的發展,很多年輕人打算回鄉創業,但山路蜿蜒,取寄快遞不便,僅這一條,就讓不少小伙伴知難而退了。
根據測算,一個農村快遞站點,每年的租金、人力等運營成本在5萬元以上,投遞量卻不到城市社區的一半。尤其是偏遠山區,空心村多、老年人多,購物需求不大。大多數山村布局分散,快遞員如逐村投送,工作量變大,投遞成本劇增,收入業績卻不見增長。
快遞從鄉鎮到農村,“一步之遙”如何走好?
聚焦農村物流末端成本高的難題,寧波積極發揮城鄉公交車“村村必達”的優勢,盤活公交富余運力,形成公交郵路網絡,破解邊遠農村的現實困境。
“我們嘗試改變‘單兵作戰’模式,統籌郵政、交通、快遞企業等力量,實現‘協同作戰’。”寧波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一個個“多跨場景”,在寧波各地陸續涌現。
寧海岔路鎮高塘村地處王愛山,是一個“云端上”的小山村。每天早上9時左右,該村集士驛站站長陳菊華準時來到門口,接收從寧海客運西站發來的快遞和美團優選商品。
“網上的商品價廉物美,越來越多的村民下單購買雞蛋、大米,以及油鹽醬醋、水果時蔬。”陳菊華告訴記者。
客貨郵模式正改變著村民的生活,讓他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樣的便捷生活。
“每次回村的公交車,乘客沒有幾個,正好可以帶上這些快遞、郵件,把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象山黃避岙鄉228路公交車駕駛員張海波告訴記者。
當車輛途經各村級客貨郵服務站點時,只要司機師傅按幾聲喇叭,站點的工作人員就會立馬上車取件。
一輛輛穿梭在城鄉之間的公交車,不僅讓快遞收寄更加方便,還能把農產品捎進城,賣得更遠、賣得更好。
看到村里開通了快遞線路,海曙橫街鎮大雷村金國烤筍店店主汪金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與橫街郵政合作開啟了快遞服務。
自家的烤筍、筍干等“山貨”,再也不用眼巴巴等著游客上門,而是以郵寄的方式銷售給客戶。“‘家門口’有了郵寄點,預計每年能增加2萬元左右的收入。”汪金國說。
目前,寧波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快遞進村”全覆蓋。
其中,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區的快遞業務量從之前的每天60件增加至目前的每天500件。
客貨郵融合最為成熟的寧海縣,通過“公交帶貨”的模式,降低農村物流整體成本20%以上,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30%,農村電商銷售額年均增長近30%。
寧海縣集士驛站。
客貨郵面臨的挑戰仍很多
客貨郵的扎實落地,在降低農村物流成本、切實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時,讓農村居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同等便捷的快遞物流收寄服務。
不過,乘客、快遞“擠”在一輛車上,究竟是超前的客貨郵新舉措,還是違規的“人貨混裝”?由于相關政策滯后,這一做法一直存在爭議。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載客汽車除車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內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載貨,需要設置獨立的空間,把快遞和郵件安置在車廂內的一個安全區域。
在這個問題上,寧波開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試。
“以寧海探索的客貨郵模式為例,我們成功實現了客貨郵公交車上的‘人貨分離’。”陳選說。
早在數年前,寧海公交公司就專門定制了全國首批63輛客貨郵公交車,成為全國首家擁有快遞經營許可證的公交企業。
從批量上線的實物可知,這一車型的后車門以后全部為行李區域,保留了鋁合金風道、軟包內飾。
業內人士指出,這批客貨郵公交車的出現,是一次新的嘗試,是滿足市場多變需求的技術成果。
不過,在現實中,很多地方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置換車輛,只是簡單地將現有公交車進行改造。
“這幾年,我們也經常去寧波以外的城市交流分享客貨郵經驗,有些村與鎮之間的小巴士,車上空間小,人和貨之間只是簡單地拉了根繩子進行隔離。”寧波某快遞網點負責人李新新說。
此外,各地客貨郵融合發展中標識不統一、設施設備不完善、運營主體能力不強、人員缺乏培訓、制度建設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同樣需要標準化的解決方案。
“比如‘雙11’期間,快遞數量多,占用車內空間多,公交車裝卸貨時間長,也會有不少乘客對此進行投訴,如何破解,值得思考。”李新新說。
讓更多寧波經驗對外輸出
從1月2日發布的《意見》中,我們不難看出,多部門將圍繞客貨郵適配車型推廣開展工作。
例如,針對“人貨混裝”這一爭議,《意見》強調,推廣安全可靠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裝備;推廣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型;鼓勵農村客運經營者優先選用配備下置或后置行李艙的鄉村公路客車,按照《客運班車行李艙載貨運輸規范》規定,利用行李艙做好郵件快件等物品運輸。
鼓勵客車生產廠家結合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需求,優化相應客運車型,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提供更多車型選擇。農村客運經營者應使用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的車輛內部物品存放區,在保障旅客運輸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郵件快件運輸。
“對我們來說,《意見》的出臺無疑是利好,意味著政策給予了客貨郵更多的‘寬容度’,寧波經驗、寧波標準有望進一步在全國復制。”寧波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這幾天,寧海縣正與樂清市嶺底鄉開展合作,雙方將通過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平臺聯建、標準齊步等方式,不斷完善運行機制、溝通機制和合作機制,擴大客貨郵融合發展“朋友圈”。
這意味著,“寧波模式”邁入了“經驗輸出”新階段。
《意見》提及主要目標:力爭到2027年,具備條件的縣級行政區實現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全覆蓋,全國縣鄉村三級客貨郵站點數量在10萬個以上,農村客貨郵合作線路在2萬條以上。
這一目標實現后,農村的物流面貌會出現怎樣的改觀?
寧波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首先,農村的物流體系會更加完善;其次,從用戶角度來說,無論是農產品進城還是工業品下鄉,收貨速度都會更快。
“對于城里的居民而言,可以更快地品嘗到鄉村的味道了,象山的‘紅美人’柑橘不用在公交場站過夜、石浦的小海鮮能更快地端上市民的餐桌。對于村民來說,他們也能實實在在享受到網購帶來的實惠和便捷。”該負責人說。
快遞從城到鄉、產品從鄉入城,在循環流動中,城鄉處處充滿希望。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線上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B8ejSBR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