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服務是項基本民生,相關政策也都需要充分考慮民眾訴求。圖/新華社
“這么大的車只能一人一座,大過年的堵一大片人在公交車站。”據頂端新聞報道,近日,某地市民蔣女士發文表示,她乘坐的某線路公交車不再允許站立乘車,導致不少乘客不能及時坐上車,等待時間很長。
涉事公交公司貼出的一則“一人一座一帶”告知書顯示,春運期間(1月26日到3月5日)所有乘客需落座,座位滿員后不再搭乘乘客,且座位必須配備安全帶。對此,當地城市公共交通事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為了保證乘客安全城鄉公交不允許站立乘車。
這一規定,導致很多市民只能在公交站苦苦等待,有的甚至等了一兩個小時,給出行造成了很大影響,遭到了大量吐槽。有網友認為,“不合理,公交車的設計本來就考慮多站位多載客,座位很少”;還有網友表示,“人流量大的線路根本就不適宜這樣安排”。
交通出行安全非同尋常,為乘客安全著想是好事。有關部門也這樣解釋:盡管公交車的設計允許乘客站立,但考慮到春運期間人流量大、車輛擁擠,為了避免安全隱患,采取了這一措施。
但是,安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順著有關部門的邏輯思考,難道春運過后就沒有安全隱患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而且,按照交通法規,公交車也沒有規定禁止站立乘車,只有超載規定,每平米上的乘客數量不得大于8人。
由此不難發現,作為一項臨時性措施,當地公交車“一人一座一帶”的規定是沒有法律根據的,只是出于管理需要作出的決定。法無授權不可為,即便是安全為重,為了特殊時期的萬無一失,也不能“一刀切”禁止站立乘車,否則就是過猶不及。
現實是,公交車人擠人現象司空見慣,“擠公交”三個字也早已深入人心。況且,也正如網友所說,公交車的設計本身就有站立位置的。此外,如果公交車不允許站立乘車,其運營收入也會大受影響,無疑是給本就不景氣的公交行業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步伐在加快,不少地方城鄉之間也開通了城鄉公交,但由于城鄉道路情況差別大,專門為城市量身定制的公交車可能并不適合跑鄉村。
比如,鄉村道路窄、彎道多,車上座位少,運行時間長,站立的乘客可能會更累。這可能就需要考慮換用客車型公交,座位更多,也有明確的額定載客要求,能在落實“一人一座一帶”安全要求的同時,也最大限度滿足公共出行需求。
公交服務是一項基本民生,公共管理更是一門藝術,也需要智慧。公交車不允許站立乘車,依舊是“一刀切”懶政思維下的蛋。為安全著想當然沒錯,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不論春運與否,城市的公交歸城市的,均可以站立乘車;城鄉公交則應換用客車型公交,只坐不站,而非不顧實際地“一刀切”。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