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6日)上午,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2024年,今年北京市將繼續優化公交專用道使用政策,以三環內公交專用道為重點,實施第三批優化調整措施。北京還將有多個交通樞紐工程迎來重大進展。
其中,朝陽站配套交通樞紐將于年內開通運營,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也計劃于年底主體工程完工。在停車方面,今年北京計劃新增1.7萬個停車位和1萬個共享停車位。
將繼續優化公交專用道使用政策
北京公交專用道優化調整范圍將繼續擴大。今天上午,北京市交通委在“交通大家談”欄目解讀2024年交通工作亮點時介紹,今年北京市將繼續優化公交專用道使用政策,以三環內公交專用道為重點,實施第三批優化調整措施。
去年,北京市經過反復調研和論證,分兩批實施了71條、共計656公里的公交專用道優化調整,涉及調整的公交專用道在周六日、節假日放開后,社會車輛節假日出行更加順暢,比如,三環路高峰時段小客車的運行速度提高了21%。雖然公交車的運行速度略有降低,但是總體來說影響不大,整體道路的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今年,北京市將繼續優化公交專用道使用政策,以三環內公交專用道為重點,實施第三批優化調整措施。
此外,還要加快地面公交運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扁平化的調度指揮模式,加快推進區域調度集中化,實現車輛、場站和人員等統籌共享和復合利用。推動公交場站外遷,加快望京、六里橋西等外圍承接場站建設,完成核心區部分公交場站疏解外遷;針對老年人、游客、就醫等群體和公園、商圈、景點、博物館等重點區域,計劃在出行需求集中區域開通通醫、通游線路50條。同時,積極穩妥推動通學車擴大試點,提高通學公交車的通用性,推動通學車復合利用,提升運營效率。
多個交通樞紐年內建成使用
在交通樞紐建設方面,今年北京也將有所突破。
其中,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計劃今年底主體工程完工。該樞紐是北京市連接兩大國際機場、聯通京津冀和中心城區的重要功能節點,是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橋頭堡”,項目計劃今年底主體工程完工,2025年將陸續接入京唐城際聯絡線、平谷線等線路,進入試運營階段。屆時,北京市將迎來“八站兩場”樞紐新階段。
此外,今年朝陽站配套交通樞紐計劃年內開通運營。豐臺站配套交通樞紐及望京西、通馬路、環球影城北綜合交通樞紐計劃基本完工。
朝陽站配套交通樞紐、豐臺站配套交通樞紐開通運營后,均可實現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車等多種城市交通方式接駁換乘;通馬路綜合交通樞紐,位于文化旅游區西北角,是“面向中心城、聯絡各新城、服務副中心、輻射京津冀”的站城融合的交通樞紐綜合體;環球影城北綜合交通樞紐,位于文化旅游區北側,開通運營后將為環球影城及其配套產業鏈提供便利的公交服務,同時為文化旅游區及周邊居民日常出行提供服務;望京西綜合交通樞紐,作為輻射北京市東北新城的重要綜合客運交通樞紐,開通運營后,將加強望京地區與市中心的聯系,為望京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條件。
計劃新增1.7萬個停車位和1萬個共享停車位
在增加停車設施方面,北京市將進一步挖掘增長潛力。落實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建設發展行動方案,重點圍繞新建停車設施和開展有償錯時共享增加停車資源供給。
在停車設施新建方面,結合城市更新工作,重點利用疏解騰退用地、邊角空閑地等建設臨時停車設施,推動新建綠地、公交場站用地復合利用建設停車設施,推動利用人防工程增加停車設施,推動老舊低效樓宇、老舊廠房改造建設停車設施,總計計劃新增停車位1.7萬個。
在存量資源利用方面,繼續推進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聚焦經營性備案停車場、機關企事業單位、物業樓宇三類有償錯時共享潛力場景,通過鼓勵引導和行政指導兩類手段,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形成部門合力,計劃新增共享停車位1萬個。
此外,還將加快實施駐車換乘停車場(P+R)規劃,推進五環路外地鐵站點規劃布局、建設停車場,提供駐車換乘軌道服務。
東六環將于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針對目前北京正在進行的多項重點公路建設項目,北京市交通委也進行了介紹,其中,東六環改造完工近九成,將于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國道109新線高速進度已超九成,今年將建成通車。
東六環改造工程是落實北京市總體規劃、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重點工程,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城市副中心各組團之間的11條東西向城市道路貫通,不僅緩解東六環擁堵問題,“縫合”后的原六環道路路面、邊坡、橋梁、邊溝等公路設施將進行景觀綠化改造,建設成為六環公園。目前,工程總體進度已接近90%,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國道109新線高速全線位于門頭溝區,全長約65公里,是目前北京市里程最長、工程規模最大、投資額最高的單體山區高速公路。該工程不僅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的重點項目,也可以緩解北京西北、西南通道交通壓力,同時促進京西地區旅游及周邊經濟發展,為北京西部山區應急防災提供重要通道保障。目前,工程進度已超過九成,今年將建成通車。
北京市還將加大城市快速路等建設來完善快速路網,加強區域交通聯系。比如,今年將完成北清路快速化提級改造,可以有效減輕五環、六環的交通壓力,進一步加強西北通道與東北通道之間的連接與轉換,促進張家口、延慶、昌平等區域與副中心的聯系,同時加強海淀、昌平、順義三區的聯系。
京密快速路也計劃年底完工。項目起點為太陽宮北街,終點為機場南線,全長約為10.3公里,能夠有效緩解首都機場高速交通壓力,并將作為進出新國展的快速通道,滿足未來新國展會展客流的交通需求。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