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強總理做了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2023年的重點工作,提出了提振汽車消費及與汽車產業相關的發展建議,對2024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有較好的指導意義,無疑對我國2024年客車行業的發展也有較大的啟示,并給其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特別是2024年在鞏固擴大我國智能網聯客車等產業領先優勢、激發消費潛能、提振新能源客車、發展高端公路旅游客車、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1、在回顧2023年的成績方面,《報告》中涉及關鍵詞“汽車”的有以下幾點: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
《報告》在回顧2023年工作成績中提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其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
評析: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數據可知(見截圖1),2023年我國新能汽車銷量占據全球的比例已經從2016年40%上升到63%,8年間占比提升了23個百分點。這一成績的取得當然也離不開這些年來我國新能源客車出口市場的支持。特別是2023年我國新能源客車出口業績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客車累計出口10100輛,同比大漲43%,創近年新高。換言之,政府對2023年我國新能源客車出口的業績是認可的,當然這也是在鼓勵2024年我國客車企業仍要大力拓展海外新能源客車市場,進一步提升我國客車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中的口碑和競爭力!
截圖1,2016年-2024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占據全球的市場份額(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出臺支持汽車、家居、電子產品、旅游等消費政策,大宗消費穩步回升,生活服務消費加快恢復。
評析:毋庸置疑,穩定大宗消費的核心是穩定汽車消費,而支持作為客車特別是新能源客車的消費,也是政府在2023年的重要舉措之一。
實際上,2023年全年,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客車發展的產業政策。
比如,2023年2月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到2025年公交客車等迭代更新的具體比例(80%)及充電樁建設要達到的具體指標,并積極鼓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這對遏制2023年新能源客車的下滑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當然對促進2024年我國新能源客車實現恢復性增長也利好;
又比如在2023年3月20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和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城鄉道路客運與旅游融合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加快促進運城鄉道路的客運與旅游的融合(簡稱“運游融合”)發展,打造一體化的交通旅游服務產品,不僅可以拓寬傳統的客運市場面,也可以通過推進城鄉道路的“運游結合”發展,助力客車行業發展,這對促進2023年旅游、公路客車市場的增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再比如,2023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多次就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出臺支持政策,有力推動了2023年農村客車的增長。
“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一年來,國務院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其中,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中提到,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評析:實際上,2023年“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成,離不開我國電動客車出口大幅度增長的支持。這個上文已經提及。
2、對2024政府工作任務,《報告》中涉及到關鍵詞“汽車”或與“汽車產業關聯度比較高”的有以下幾點:
產業鏈供應鏈: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著力補齊短板、鍛造新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評析:客車雖然屬于商用車行業的“小眾市場”,但也是我國制造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又屬于傳統產業。《報告》中提及要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轉型。這就是要求我國客車行業在2024年更要注重技術升級,加速電動化進程。
具體的說,也就是要提高旅游客運等高端公路客車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同時要著重發展新能源客車、進一步提升我國客車的電動化率,促進客車產業向綠色、低碳化的加速轉型。
新型產業和未來產業: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評析:涉及客車行業,就是要求我國在2024年要進一步提升智能網聯客車、燃料電池客車等前沿技術;同時加大智能網聯客車和燃料電池客車的推廣應用力度,并使得其成為2024年我國客車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促進消費: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評析:對客車而言,這實際上是強調要繼續支持2024年我國智能網聯和新能源客車的消費,鼓勵進一步淘汰不達標的燃油客車。
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平穩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網,推動解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停車等難題。
評析:實際上就是加大改善老舊小區公共客車等“停車難”的問題,使得公共客車在老舊小區能更暢通,從而更能方便老舊小區乘客,不僅能拓寬客運行業的服務面,也給進一步促進2024年我國客運市場的發展帶來機遇。
總體來看,在2024年的《報告》中有6次直接提及“汽車”。
其中在總結2023年成績中提及3次,其中兩次肯定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的亮眼成績,實際上也等于肯定了我國近年來新能源客車的快速發展。
《報告》在提及2024年的政府工作任務中,也有3次直接提及“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被重點提到。一是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二是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消費;三是要改善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
實際上也是給2024年我國客車行業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另外,《報告》中還有7處內容與汽車產業發展相關。這些內容既給2024年我國客車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例如,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概念的提出,為2024年我國客車產業鏈的進一步升級迭代及在新領域的融合發展帶來機會。
再比如,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為2024年我國客車產業發展帶來新機會。對于客車行業而言, “一帶一路”落實落地將利客車企業海外市場的擴展。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客車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占比正在逐年提高(見下圖,數據來源:海關)。
《報告》中明確提出2024年國家仍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為重點戰略來抓,因此將給我國客車出口市場帶來更多的機遇。
綜上所述,《報告》不僅給我國2024年客車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帶來更多的機遇。
相信在2024年我國客車行業一定能實現恢復性增長!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