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百老匯地鐵項目 (Broadway Subway Project) 與帕圖洛橋更換項目 (Pattullo Bridge Replacement Project) 取得重大進展,低陸平原往來的駕駛者與公共交通使用者距離更加捷便利的交通更進一步。
隧道掘進作業已完工,標志著新地鐵建設中技術最復雜、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完成。
同時,用于替換連接素里和新西敏 (New Westminster) 的帕圖洛橋的新大橋主塔工程已經完成。這是目前卑詩省最高的大橋。
運輸及基礎建設廳長范廉明 (Rob Fleming) 說:「盡管面臨重大全球挑戰,我們在這兩個項目上仍取得了巨大進展。這些項目將令人流和物流在低陸平原更加快速安全地運轉。」
帕圖洛橋更換項目于2020年2月疫情初期開始動工。自開工起,該項目一直面臨重大挑戰,包括通脹壓力和世界各地交付專用組件相關的全球供應鏈問題。此外,大橋塔樓建設比預期耗時更久。基于以上原因,新大橋預計將在2025年秋季開放使用。
新大橋將為民眾提供更好的交通連接,以及更寬闊的現代化車道,中間設有一個分隔屏障和專用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一旦完工,該大橋將為駕駛員、騎行者和行人提供更安全的通勤體驗,并為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物流提升連接效率。
百老匯地鐵項目的設計和施工也開始于2020年9月疫情期間。項目比預期耗時更久,包括遷移主要公共設施和安裝運輸平臺,同時保持百老匯沿線的交通暢通。隧道挖掘工程,包括加拿大線 (Canada Line) 下方的鉆探掘進,以及站臺挖掘也比預期耗時更久。在一定程度上,這是由于2022年為期五周的混凝土行業罷工推遲了隧道掘進機的啟動臺建設。雖然至今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新線路現預計將于2027年秋季投入使用。
對于這種規模的項目,延誤可能影響其他工程。盡管相關方采取了緩解措施以恢復兩個項目的進度,但卻未必保證有效。
完工后,百老匯地鐵將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這將意味著更快捷的行程、更便利的交通以及路面上更少的車輛。從溫哥華社區學院-克拉克站 (VCC-Clark) 到阿布特斯站 (Arbutus Station) 將僅需11分鐘,平均每天可為通勤人員節省近30分鐘時間,并將緩解百老匯沿線的交通擁堵問題。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