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斯正式啟動位于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拉曼恰(Castilla-la-Mancha)的吉瓦級電解水制氫設備工廠建設,進一步踐行其在全球范圍推動綠氫經濟發展的承諾。
去年,康明斯宣布將西班牙作為其新的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設備工廠選址。今年早些時候,公司在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工業區購入約50,000平方米土地用于建廠,并于近日啟動建設。
“我們很高興在西班牙設廠,當地不斷發展的氫能經濟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產業環境,助力康明斯進一步擴大電解水制氫設備業務在全球的生產基地布局,”康明斯副總裁兼新能源業務總裁Amy Davis表示,“當地政府給了很大支持,西班牙的氫能市場潛力巨大,工廠落成后將助力歐洲用戶實現能源供給方式的轉變,推動其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對康明斯而言,這也是公司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里程碑。”
新的PEM電解水設備工廠建設預計將于2023年底完成,初期將創造約150個高技能工作崗位,隨著產量提升,可額外再增加200個工作崗位。廠區內有超過20,000平方米的面積將用于系統組裝和測試,電解水制氫設備年設計產能500兆瓦,并可擴展至1吉瓦。
康明斯致力于不斷提升零碳排放技術開發和制造能力,推動全球范圍碳減排,西班牙新工廠是對這一承諾的有力踐行。此外,公司近期還宣布將其在比利時的PEM電解水設備工廠產能擴大至1吉瓦。
以可再生電力通過電解水的方式制得的氫被稱為綠氫,這是全產業脫碳的關鍵推動力。綠氫可以液態或氣態的形式儲存并運輸,作為化石的替代燃料,氫是一種可行的零排放解決方案,適用于能量密度高、面臨減排挑戰的行業,如重型商用運輸、生產制造、工業作業和化學生產等。
“我們不斷提升制氫技術以滿足市場需求,新工廠將有助于加速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并幫助當地制造更多氫能,作為可替代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驅動可持續發展。”康明斯電解水制氫設備業務副總裁Alexey Ustinov說。
康明斯在全球已部署超過600個電解水制氫設備,驅動包括全球最大的20兆瓦PEM電解水制氫項目,全球首個兆瓦級天然氣網風儲能示范工廠,全球首個純氫能客運列車組,全球首個船舶、汽車、卡車和工業客戶一體化加氫站,并在中國為包括三峽產業園、中國石化中原油田等本地行業先行者提供PEM電解水制氫設備,助力其氫能創新和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的大規模應用和發展。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