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4日,比什凱克市政廳介紹了從中國購買的120輛公交車的路線規劃方案。
據悉,比什凱克市交通局已準備好公交車運行線路草案。開通了兩條環線公交路線—— 48路和35路,這兩條路線將阿拉梅金、奧什市場以及西汽車站和東汽車站連接在一起。新公交車正式運行時間暫未公布。
35路公交車(西汽車站-火車站-東汽車站)
全長18.2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14輛公交車,
替代之前的42輛113路小巴車;
48路公交車(西汽車站-東汽車站(環線))
全長18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14輛公交車,
替代之前的42輛214路小巴車;
38路公交車(阿拉梅金1號小區 – 第110區)
路線覆蓋比什凱克東部和西部
全長37.4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19輛公交車;
42路公交車(第12小區 – 阿拉套小區)
路線覆蓋比什凱克的南部和西部
全長49.6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19輛公交車;
7公交車(阿拉梅金1號小區 – 別墅“多斯圖克”)
路線覆蓋比什凱克的北部和南部
全長40.7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20輛宇通6108客車;
31路公交車(因蒂馬克小區 – 指環街)
全長34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24輛公交車,替代之前的72輛101路小巴車;
49路公交車(阿爾恰-別希克小區-指環街)
全長24.2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11輛公交車,替代之前的33輛小巴車;
50路公交車(住宅區 – 魯希-穆拉斯小區)
全長44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19輛公交車,替代之前的66輛小巴車;
19路公交車(阿克-奧爾多小區- 庫斯坦奈街)
全長34公里,7分鐘一趟,配發17輛宇通客車,替代之前的51輛小巴車。
“54輛公共汽車將在新交通模式(31、49和50路公交車)中取代162輛小巴車,將有效改善城市汽車尾氣產生的環境污染。”比什凱克市政廳評論稱。
據了解,部分小巴車路線將被新公交車完全替代,小巴車司機會被分配到其他路線,相關問題正在解決中。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